[發明專利]一種提高廢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0781.6 | 申請日: | 2020-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52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馬芝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芝偉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A23K10/10;A23K10/3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2100 山東省濰***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廢菌棒 利用率 食用菌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廢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準備栽培料,將棉籽殼單獨拌料,其他原料一塊拌料,分別得到棉籽殼料和混合料;S2.裝袋;S3.接種;S4.出菇:當菌絲長滿袋即可出菇,出菇完畢后,將栽培袋以報紙為界將栽培料分開,取出混合料的廢菌棒,晾干,粉碎,直接添加到牲畜飼料中喂食。該栽培方法采用將棉籽殼和其他原料分別拌料和裝袋的方式進行栽培食用菌,出菇以后將棉籽殼分離,得到的廢菌棒作為牲畜飼料,解決了飼料安全性的問題,從而提高了廢菌棒的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造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提高廢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食用菌栽培是我國的主導產業之一,主要有香菇、金針菇、杏孢菇、海鮮菇、平菇、蘑菇等,每年產生各類廢菌棒上千萬噸,是數量非??捎^的資源;除少部分用于肥料外,大部分被菇農們扔在菇棚的四周與田頭地角,造成水源及環境的污染,或者燃燒而污染空氣,導致霧霾。食用菌生產下腳料的出路成了菇農們最大的困惑,廢菌棒的無公害循環利用課題是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廢菌棒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廢棄培養料,主要是食用菌的菌絲殘體及經食用菌分解后的纖 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有豐富的菌絲蛋白、氨基酸、粗脂肪、維 生素、礦物質及菌糠多糖、嘌呤、有機酸、酶類和生物活性物質,是一種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粗飼料。
但是,棉籽殼作為食用菌培養基栽培料的常用原料,有異味,牲畜并不愛吃,且含有有毒的棉酚,棉酚在牲畜體內排泄緩慢,呈慢性蓄積,長期飼喂對組織產生刺激,引起消化道及其它臟器變性或壞死。經過探索,工作人員將其先進行發酵,然后飼喂,但也只是降低棉酚的含量,使其含量下降到不嚴重影響牲畜的生長,長期喂食仍然會有不良影響。因此,探索一種既能夠提高廢菌棒利用率,又能解決棉籽殼影響牲畜生長的栽培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提高廢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采用將棉籽殼和其他原料分別拌料和裝袋的方式進行栽培食用菌,出菇以后將棉籽殼分離,得到的廢菌棒作為牲畜飼料,解決了飼料安全性的問題,從而提高了廢菌棒的利用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提高廢菌棒利用率的食用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準備栽培料;
按照質量百分比計,栽培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米粒15%~30%、棉籽殼40%~60%、木屑15%~30%、麩皮或小米糠或紅薯秧粉5%~15%。
然后將棉籽殼單獨拌料,其他原料一塊拌料,分別得到棉籽殼料和混合料。
S2.裝袋:
將棉籽殼料裝袋,然后覆蓋報紙,再將混合料裝袋;將裝好的栽培袋封口后進行滅菌。
S3.接種:
分別打開栽培袋的兩端進行接種,然后進行發菌。
S4.出菇:
當菌絲長滿袋即可出菇,出菇完畢后,將栽培袋以報紙為界將栽培料分開,取出混合料的廢菌棒,晾干,粉碎,直接添加到牲畜飼料中喂食。
優選的,步驟S1中,按照質量百分比計,栽培料包括以下原料:玉米粒20%、棉籽殼50%、木屑20%、麩皮或小米糠或紅薯秧粉10%。
優選的,步驟S1中,所述棉籽殼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為60%~70%。
優選的,步驟S1中,所述拌料過程中,加入干料質量分數1%~2%的吸水劑進行拌料。
優選的,步驟S1中,拌料過程中,加入石灰,將棉籽殼料和混合料的pH調節到12~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芝偉,未經馬芝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078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