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包覆銅納米線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60705.5 | 申請日: | 2020-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0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晟卯;范淑光;張玉娟;高傳平;張平余;張治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0 | 分類號: | H01B13/00;H01B1/18;H01B1/24;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楊海霞 |
| 地址: | 475001***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包覆銅 納米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公開一種碳包覆銅納米線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銅納米線分散于水中,形成濃度為0.01?0.1 mol/L的分散液;(2)向分散液中加入濃度為0.05?1.2 mol/L的有機碳源葡萄糖,充分混合均勻;(3)在密閉條件下,于100?200℃攪拌反應5?24 h,反應結束后,自然冷卻至室溫,產物經洗滌、烘干,即得碳包覆銅納米線。本發明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綠色環保,適用性廣,易實現大批量生產;所制備的碳包覆銅納米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且包覆厚度可調。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碳包覆銅納米線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銅納米線由于具有獨特的光學、電學、力學和熱學性質而成為制備導電電極的優良材料。銅價格低廉、自然儲量豐富,是實際應用中替代貴金屬的理想材料。但由于單質銅非常容易被氧化,這成為應用中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在所有金屬中,銅的導熱系數和導電性僅次于銀,并且對碳的結合能較低。因此,用非晶碳包覆銅納米線拓寬了納米線的應用領域,從而賦予其新的物理、化學和力學性能,這種結構在異質催化、電化學傳感、摩擦學、太陽能電池及柔韌電子器件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
碳異質結構材料主要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合成,其主要挑戰是結晶性差、產率低、工藝復雜以及添加了有機和無機碳源的鹽溶液。水熱法合成碳包覆銅納米線多采用一步合成異質結構,但是該方法制備的產品存在結構不均一、產率低、成本高、引入多種雜離子等缺陷。因此,亟待研究開發結構均一、成本低廉且不引入多種雜質的碳包覆銅納米線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碳包覆銅納米線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成本低廉且不引入多種雜質,制備出來的碳包覆銅納米線為包覆均勻的核殼結構材料,同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碳包覆銅納米線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1)將銅納米線分散于水中,形成濃度為0.01-0.1 mol/L的分散液;
2)向分散液中加入有機碳源葡萄糖,混合均勻;
3)在密閉條件下,于100-200℃攪拌反應5-24 h,反應結束后,自然冷卻至室溫,產物經洗滌、烘干,即得碳包覆銅納米線。
本發明可以通過銅納米線的結構來調整碳包覆銅納米線的結構:包覆銅納米線的長徑比主要由原材料銅納米線的結構所控制,此方法適用于零維、一維等材料的碳包覆。
具體的,步驟2)中,有機碳源葡萄糖的加入濃度優選為0.05-1.2 mol/L。通過控制碳源的濃度,即可有效調整銅納米線表面包覆碳的厚度:當碳源濃度較低時包覆的碳厚度較薄,隨著碳源濃度在0.05-1.2 mol/L之間逐漸增加,包覆的碳厚度逐漸增加,當碳源濃度過高時,碳源多數自聚碳化成碳球。
步驟2)中,通過控制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來調控包覆碳的厚度:當反應溫度為100-200℃時在銅納米線表面有碳的包覆,且隨著溫度的升高包覆碳的厚度逐漸增加;當反應時間為5-24 h,銅納米線表面有碳的包覆,且隨著反應時間增長包覆碳的厚度越大。
具體的,步驟3)中攪拌反應時,攪拌速度為100-300 rpm。
具體的,步驟3)中洗滌時,依次用去離子水、無水乙醇洗滌。
具體的,步驟3)烘干條件為:于60℃烘5-6h。
本發明提供了采用上述制備方法制備獲得的碳包覆銅納米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大學,未經河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07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