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氣界面收放探測儀器的微小型絞車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60047.X | 申請日: | 2020-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46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1 |
| 發明(設計)人: | 周建來;丁克會;倪立學;周子瀟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6D1/30 | 分類號: | B66D1/30;B66D1/28;B66D1/36;B66D1/12 |
| 代理公司: | 連云港權策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99 | 代理人: | 何文豪 |
| 地址: | 222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氣 界面 探測 儀器 微小 絞車 | ||
本發明公開水氣界面收放探測儀器的微小型絞車,卷筒組件安裝在機架中部,機架上部設有壓繩組件,驅動元件置于卷筒組件一端并驅動卷筒組件轉動,卷筒組件的另一端將動力傳動到排繩機構,排繩機構的下方設有剪切結構,剪切結構安裝在機架底部,操控系統安裝于機架頂部的電器與通信元件安裝盒內;本發明適應無人艇設計的微小型遙控絞車,可以方便有效的搭載、收放探測儀器,不僅解決無人艇收放儀器的基本操作,而且能夠擴大無人艇工作范圍,提高無人艇工作能力,發揮無人艇長處,解決一些不便人工到達的作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絞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搭載在無人測量艇上在水氣界面收放探測器材的微小型絞車。
背景技術
絞車也叫卷揚機,一般屬于大型設備,用于升降或牽引重物,一般由可旋轉的卷筒、傳動裝置、制動器和動力部分組成。動力經過傳動裝置帶動卷筒旋轉,纏繞鋼絲繩或鏈條來升降或牽引重物,廣泛應用于建筑、水利工程、林業、礦山、碼頭等場所的物料升降或平拖,操作簡單、繞繩量大、使用方便。對于起升負荷只有幾十公斤的絞車,可稱之為微小型絞車。
水氣界面是指海洋、湖泊、河流等水體的水面與大氣分界面。無人測量艇(以下稱為無人艇)用于水氣界面,可以方便有效的搭載各種傳感、偵察、測量等任務載荷在進行各種作業;可通過搭載并整合水質檢測儀,水面安全監察設備,海洋測繪儀等專業儀器,針對性向不同用戶提供高效便捷的應用解決方案;可以在海洋、島礁、淺灘、湖泊、河流等常規測量船舶無法深入的、高危險性水域進行作業。
傳統的海洋測量儀器搭載方式,主要是采用各種升降鰭探測裝置,作為圍井區域內科考設備的載體,升降鰭通過伸出船底的方式,將科考設備送入探測和取樣范圍。但是這種搭載方式,結構比較笨重,能夠送達的深度也較小。水上測量使用的無人艇,一般體積較小,難以搭載這種裝置。無人船如果要實現吊放、回收諸如聲速剖面儀、水下溫度測量儀、多參數水質儀等深水探測儀器,現有升降鰭探測裝置安裝架是難以滿足探測需要的。
無人艇搭載合適的絞車可以實現探測儀器各種深度的吊放、回收。但是普通絞車的尺寸重量太大、結構不夠緊湊、自動化程度不夠、通訊方式原始,基礎結構沒有考慮自動化、智能化的配套改進。而無人艇屬于現代國際前沿技術,配有先進的控制、通訊平臺,置于這種基礎配置中的絞車,對應技術顯然需要同步跟進;無人艇自身承載能力一般較小,所能接受的絞車總重量一般只有幾十公斤,配套的絞車必須微小化。這兩方面要求,是傳統絞車難以實現的,沒有解決這兩個問題,把普通的絞車直接搬用到無人艇上也是難以使用的。
無人艇在水面上作業,沒有操作人員在艇上,各種操作及情況處理,都無法直接人工進行;無人艇在水面上作業,自身位置、姿態都是變化的,受到作用力,無人艇自身會浮動漂流。“旱鴨子式”的普通絞車,難于適應無人艇作業特點。創設性能、用途匹配的無人艇專用絞車,可以方便無人艇搭載并有利于整合吊裝諸如傳感、偵察、測量、水質檢測儀、海洋測繪儀等專業儀器,針對性提供應用解決方案(如放棄任務設備),不僅解決無人艇收放儀器的基本操作,而且能夠擴大無人艇工作范圍,提高無人艇工作能力,發揮無人艇長處,解決一些不便人工到達的作業,如島礁、淺灘等常規測量船舶無法深入的、高危險性水域進行作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搭載在無人測量艇上在水氣界面收放探測器材的微小型絞車,本發明絞車具備可遙控操作、無線通信、尺寸微小、重量輕便、水上運作可靠性高等特征。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水氣界面收放探測儀器的微小型絞車,包括機架;
卷筒組件,用于規律排布纜繩按;
壓繩機構,用于防止卷筒組件的纜繩松繩;
驅動元件,用于驅動卷筒組件轉動收放纜繩;
排繩機構,用于收放纜繩時將纜繩分層均勻排布到卷筒外圓周面上;
剪切結構,用于強行剪切纜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海洋大學,未經江蘇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6004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