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氧化碳驅前緣描述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59577.2 | 申請日: | 202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058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勇;杜玉山;張世明;呂廣忠;于金彪;曹偉東;董亞娟;趙瑩瑩;王杰;張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3/16 | 分類號: | E21B43/16;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日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劉亞寧 |
| 地址: | 257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氧化碳驅 前緣 描述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油藏開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二氧化碳驅前緣描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二氧化碳驅油過程中混相壓力前緣、二氧化碳組分前緣和二氧化碳氣相前緣;(2)根據步驟(1)確定的三個前緣,將油藏劃分為二氧化碳氣區、混相區、混相潛力區、未波及區四個區域;(3)記錄不同時間點步驟(1)所述三個前緣位置的變化情況,并計算三個前緣的移動速度;根據不同前緣的移動情況,定量描述四個區域的變化情況,判識二氧化碳驅過程中的混相狀態的動態變化情況。該方法結合試井監測等技術,能夠實現對地下油氣驅替作用情況的準確擬合和預測,為防治二氧化碳氣竄、提高驅油效果提供技術支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藏開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二氧化碳驅前緣描述方法。
背景技術
二氧化碳驅是一種重要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尤其對低滲透油藏,由于水難以注入,而二氧化碳在地下一般能夠達到超臨界狀態,具有液體的密度和氣體的粘度,容易注入,并且易與原油混相大幅度提高驅油效率。在二氧化碳驅油過程中,二氧化碳氣體一次接觸溶于原油,使原油體積膨脹,粘度降低,隨著二氧化碳氣體向生產井逐步移動,二氧化碳氣體萃取或汽化原油的輕質組分,形成多次接觸混相或近混相,油氣界面張力降低,地層壓力、二氧化碳組分濃度、原油粘度和二氧化碳氣相飽和度隨著二氧化碳的持續注入發生變化。
王志國等人應用CMG-GEM軟件對二氧化碳驅油過程進行了數值模擬,分析了儲層、流體性質等因素對CO2驅油效果的影響,并對計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得出了CO2驅油效果的影響因素及其規律,為實際應用提供技術依據(王志國,張雷,宋永臣,et al.二氧化碳驅油機理及數值模擬研究[C].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工程熱力學與能源利用學術年會.2012.)。
吳忠寶等人對二氧化碳混相驅油機理和影響因素進行了系統研究,對比了注水和注二氧化碳開發的效果。結果表明,注二氧化碳提高采收率的驅油機理是,二氧化碳溶于油相中增加了油藏流度,其與油相組分交換達混相,從而達到提高驅油效率的目的。注二氧化碳開發單井產油量可達注水開發的2倍以上,最終采收率提高14%以上,為研究區及同類低滲透油藏注二氧化碳混相驅開發提供了理論指導,為現場方案的實施提供了重要依據(吳忠寶,甘俊奇,曾倩.低滲透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驅油機理數值模擬[J].油氣地質與采收率,2012(3):67-70.)。
孟凡坤等人對低滲透油藏CO2非混相驅前緣移動規律進行了研究,主要是考慮了油相啟動壓力梯度的影響對流動方程進行修正,確立了CO2驅替前緣移動速度和飽和度剖面計算方法。其中對于CO2驅替前緣,主要通過含氣飽和度來確定。(孟凡坤,雷群,蘇玉亮,et al.低滲透油藏CO2非混相驅前緣移動規律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
從目前的文獻報道來看,對于CO2混相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混相機理的定性研究方面,定量判斷二氧化碳的混相條件,主要通過計算二氧化碳在地下運移過程中油、氣界面張力的變化而確定。而在實際油藏模擬中,單一的界面張力指標是難以確定二氧化碳的混相狀態的,并且僅通過氣相飽和度確定的二氧化碳驅替前緣,無法全面、系統地確定二氧化碳驅替過程中油藏各個區域處于何種狀態,各種狀態如何實時的變化與轉換。為此建立了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法,能夠綜合利用數值模擬計算的常用指標或數據場來準確、直觀地反映二氧化碳混相程度或混相前緣的描述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二氧化碳驅的前緣描述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二氧化碳驅前緣描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確定二氧化碳驅油過程中混相壓力前緣、二氧化碳組分前緣和二氧化碳氣相前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95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