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強化溫度分層的大體積儲熱水罐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58810.5 | 申請日: | 202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72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軍;余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S60/30 | 分類號: | F24S60/30;F24S80/00;F24S80/30;F24D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許小莉 |
| 地址: | 21009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化 溫度 分層 大體 積儲 水罐 | ||
1.一種強化溫度分層的大體積儲熱水罐,其特征在于:該儲熱水罐包括罐體,所述罐體的一側為供熱側,罐體上與供熱側相對的一側為集熱側;所述罐體里面通過水平設置的上隔板、中隔板和下隔板將罐體內部空間從上到下依次分割成上層區域、中上層區域、中下層區域、下層區域四個空間,且上隔板和下隔板在靠近供熱側具有讓水流通的缺口,中隔板在靠近集熱側具有讓水流通的缺口;上層區域設置有穿過集熱側罐壁的集熱循環高溫入口管以及穿過供熱側罐壁的供熱高溫出口管;中上層區域設置有穿過集熱側罐壁的集熱循環中溫入口管以及穿過供熱側罐壁的供熱中溫出口管;中下層區域設置有穿過集熱側罐壁的集熱循環低溫入口管以及穿過供熱側罐壁的供熱低溫出口管;下層區域設置有穿過集熱側罐壁的集熱循環出口管以及穿過供熱側罐壁的供熱回水管/補水管;排污口和人孔分別位于罐體的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強化溫度分層的大體積儲熱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隔板、中隔板、下隔板采用相同的結構,分別包括上層板、下層板、位于上層板和下層板之間的網格狀支撐擋板以及填充其間的相變蓄熱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強化溫度分層的大體積儲熱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層板、下層板和網格狀支撐擋板采用輕質塑料、高分子材料或薄壁金屬。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強化溫度分層的大體積儲熱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變蓄熱材料為結晶水合鹽、有機相變材料或復合相變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強化溫度分層的大體積儲熱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熱循環高溫入口管、集熱循環中溫入口管、集熱循環低溫入口管、集熱循環出口管、供熱高溫出口管、供熱中溫出口管、供熱低溫出口管、供熱回水口管/補水管位于罐體內部的一側分別連接一個扇形分集水器,所述的扇形分集水器包括弧形分集水管和直分集水管;直分集水管的兩側對稱分布多個弧形分集水管,最外層的弧形分集水管的弧線與罐壁的弧線平行,越靠近直分集水管的弧形分集水管的弧度越小,其弧度從最外層的弧形分集水管到直分集水管按照等比遞減;直分集水管的長度長于弧形分集水管,越靠近直分集水管的弧形分集水管的長度越長,其長度按10-20%等比遞減。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強化溫度分層的大體積儲熱水罐,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的扇形分集水器上的弧形分集水管的數量為2-8個。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強化溫度分層的大體積儲熱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隔板、中隔板、下隔板通過支撐柱安裝在所述的罐體里面,所述的支撐柱設置有1-8個。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強化溫度分層的大體積儲熱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體包括罐頂、罐壁、罐底,所述罐頂為球冠狀金屬板,罐壁為圓柱形金屬壁板,罐底為圓板狀金屬板。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強化溫度分層的大體積儲熱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別位于上隔板、下隔板、中隔板上的讓水流通的缺口為月牙狀。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強化溫度分層的大體積儲熱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壁上設有壓力變送器接口、溫度變送器接口、液位變送器接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881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