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測定相變材料熱物性系統(tǒng)及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58460.2 | 申請日: | 202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95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彪;章學來;喻彩梅;紀珺;華維三;甘偉;毛發(f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5/20 | 分類號: | G01N25/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徐雯瓊;張妍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定 相變 材料 物性 系統(tǒng)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測定相變材料熱物性系統(tǒng)及方法,包括:裝有待測相變材料的相變材料容器、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加熱控制系統(tǒng)和數據采集控制裝置;所述加熱控制系統(tǒng)用于通過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對相變材料容器進行加熱或冷卻,從而改變所述相變材料的狀態(tài),所述數據采集控制裝置用于計算相變材料的熱物性。本發(fā)明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缺少可以將這些熱物性全部測量的系統(tǒng)或者方法,以及由于相變材料混合不均,造成測量結果誤差較大不能為工程應用提供準確的數據,以及測量成本高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相變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測定相變材料熱物性系統(tǒng)及方法。
背景技術
市場上測定相變材料的熔化熱和凝固熱一般取少量樣品測量,少量樣品并不能完全代表制備的相變材料的熱物性。在樣品制備過程中,少量樣品的配制容易產生混合不均、測量誤差大等問題,所以對測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儀器可以專門用來測量相變材料的熔化熱,但是對于結晶水合鹽,不能測出相變材料的凝固熱,例如用差示掃描量熱法測相變材料的熔化熱和凝固熱,如果待測相變材料為結晶水合鹽,儀器從低溫加熱相變材料,加熱溫度超過相變材料的熔點,繼續(xù)加熱結晶水流失,降溫過程中不能測出相變材料的凝固熱。另外,相變材料在使用過程中,不僅需要知道相變材料的相變潛熱,顯熱儲存的部分能量也需要計算在內。通過儀器測出的相變材料熔化熱作為相變材料的熔化焓,但是在工程應用中相變材料的相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相變材料熔化溫度需要高于相變材料熔點10~20℃或者更高才能滿足加熱要求,相變材料放熱過程也需要將溫度降低到相變材料凝固點以下10~20℃才能滿足要求。相變儲能材料在實際應用中一般先通過實驗測定相變材料的熱物性,包括:固態(tài)比熱容、液態(tài)比熱容、熔化熱、凝固熱以及儲熱量。如果需要測定相變材料的比熱容,需要專門的儀器來測量。目前缺少可以將這些熱物性全部測量的系統(tǒng)或者方法。復合材料的制備一般采用共混法或者真空吸附的方法,很容易造成相變材料混合不均,復合效果差等問題,取樣會造成更大的誤差,不能為工程應用提供準確的數據。市場上測量相變材料凝固熱一般采用液氮冷卻,測量成本較高。空冷方式雖然測量成本低,但是空冷的冷卻速度較慢,不便于快速測出結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測定相變材料熱物性系統(tǒng)及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缺少可以將這些熱物性全部測量的系統(tǒng)或者方法,以及由于相變材料混合不均,造成測量結果誤差較大不能為工程應用提供準確的數據,以及測量成本高的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測定相變材料熱物性系統(tǒng),包括:
裝有待測相變材料的相變材料容器、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加熱控制系統(tǒng)和數據采集控制裝置;
所述加熱控制系統(tǒng)用于通過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對相變材料容器進行加熱或冷卻,從而改變所述相變材料的狀態(tài),所述數據采集控制裝置用于計算相變材料的熱物性。
優(yōu)選地,所述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水槽,循環(huán)泵、帶有散熱扇的散熱器、出水管路、入水管路、第一流體流量測量裝置和第二流體流量測量裝置;
所述相變材料容器置于所述水槽內部,浸沒在所述水槽內部中水中;
所述加熱控制系統(tǒng)包括:傳熱部件、加熱器、攪拌器、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
所述攪拌器置于所述水槽的內部底部;所述加熱器置于所述水槽內部;
所述傳熱部件環(huán)繞所述相變材料容器外側壁設置;
所述水槽的一側底部設有第一出水口,所述水槽的一側頂部設有第一進水口;
所述出水管路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出水口連通,其另一端與所述散熱器的第二進水口連通;
所述入水管路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進水口連通,其另一端與所述散熱器的第二出水口連通;
所述循環(huán)泵設置在所述出水管路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事大學,未經上海海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84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