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耐蝕、高吸能特性泡沫鋁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57912.5 | 申請日: | 202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468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歡;杜中德;沈浩田;華中勝;何世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1/08 | 分類號: | C22C1/08;C25D3/12;C25D3/56;C25D5/12;C25D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順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陳波;徐文恭 |
| 地址: | 243002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吸能 特性 泡沫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金屬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蝕、高吸能特性泡沫鋁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利用熔體發(fā)泡法制備閉孔泡沫鋁材料,然后在閉孔泡沫鋁材料表面進行預鍍鎳層,最后在預鍍鎳層上進行Ni?W共沉積,得到耐蝕、高吸能特性泡沫鋁復合材料。本發(fā)明通過表面Ni?W合金鍍層的制備,進一步提高泡沫鋁材料的力學性能、耐蝕特性以及吸能特性,本發(fā)明中預鍍鎳層可有效促進后續(xù)Ni?W鍍層在材料表面的沉積,提高結合力,本發(fā)明相對于泡沫鋁基體及單一金屬涂層,其性能可顯著提高,該方法操作簡單,對設備參數要求較低,且泡沫鋁材料的屈服強度提高45%,單位體積能量吸收值提高38%,自蝕電位正移,腐蝕電流減小,擴大了泡沫鋁材料的應用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金屬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蝕、高吸能特性泡沫鋁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泡沫鋁是一種輕質功能材料,具有超輕結構,優(yōu)異的吸能、吸聲、電磁屏蔽等特性,在交通運輸,材料建筑,航天航空,軍事裝備等領域有十分廣泛的應用。然而,泡沫鋁自身強度較低,且其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致密性差,耐蝕性不佳。因此,提高泡沫鋁材料的強度及耐蝕性對拓展其應用范圍尤為重要。
在泡沫鋁力學性能改善方面,目前主要通過改善基體材料、摻雜增強相、采用復合結構等方式來實現。但耐蝕性能沒有得到較大突破。為同時實現多孔材料強度及耐腐蝕特性的提升,表面處理是一種最有效手段,包括表面陶瓷化、有機膜包覆、表面金屬電沉積等方式。采用等離子體電解氧化(PEO)涂層處理技術,可應用于不同結構、不同密度的開孔泡沫鋁以提高其機械性能。泡沫鋁表面生成一定厚度的α-Al2O3及γ-Al2O3使其屈服強度提高。陶瓷膜的存在,也使泡沫鋁自蝕電位明顯正移,耐蝕性提高。但此方法以犧牲基體材料為前提,因此更適用于密度較高的泡沫材料,且使材料更具缺陷敏感性。
泡沫鋁表面電沉積可有效改善上述對基體材料的限制。目前,沉積金屬主要是銅、鎳、鋅等。壓縮過程中,由于較高強度金屬層包覆,泡沫材料屈服強度及承載能力有所提升。鍍鎳后泡沫金屬的自蝕及點蝕電位有所提高。
然而,泡沫鋁表面單一金屬的沉積對提高其屈服強度作用有限,增強效果往往不足15%,耐蝕性改善并不顯著。因此,有必要設計制備新型泡沫鋁復合材料,進一步提升其強度、吸能及耐蝕性,以擴大其應用領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耐蝕、高吸能特性泡沫鋁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可顯著提高泡沫鋁材料耐蝕、強度及吸能特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方案予以實現: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耐蝕、高吸能特性泡沫鋁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利用熔體發(fā)泡法制備閉孔泡沫鋁材料,然后在閉孔泡沫鋁材料表面進行預鍍鎳層,最后在預鍍鎳層上進行Ni-W共沉積,得到耐蝕、高吸能特性泡沫鋁復合材料,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將一定質量工業(yè)純鋁放入坩堝,置入爐體升溫使其完全熔化,熔化完成后加入金屬鈣,攪拌2min,再加入TiH2,攪拌2min,攪拌完成后進行發(fā)泡,最后取出坩堝空冷,得到純鋁基閉孔泡沫鋁材料;
(2)預鍍Ni處理:將電解液A注入到電沉積設備的電解槽中,分別將閉孔泡沫鋁材料、不銹鋼板連接到電沉積設備的電源陰極和陽極,并浸沒在電解液A中進行電沉積,在閉孔泡沫鋁材料的表面鍍Ni層,得到鍍Ni閉孔泡沫鋁材料;
(3)Ni-W共沉積:將電解液B注入到電沉積設備的電解槽中,分別鍍鎳閉孔泡沫鋁材料、不銹鋼板連接到電沉積設備的電源陰極和陽極并浸沒在電解液B中進行電沉積,在鍍Ni閉孔泡沫鋁材料的表面鍍Ni-W層,得到耐蝕、高吸能特性泡沫鋁復合材料。
優(yōu)選地,步驟(1)中加入金屬鈣時攪拌速度為800-1200r/min,加入TiH2時攪拌速度為2000-3000r/min,發(fā)泡時間為3-1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工業(yè)大學,未經安徽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791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