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UV雙固化波紋漆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57599.5 | 申請日: | 202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056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朱忠敏;葉小明;宗德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來涂料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D4/02 | 分類號: | C09D4/02;C09D4/06;C09D7/63;C09D163/10;C09D175/04;C09D167/06;C09D175/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蔣亮珠 |
| 地址: | 201807 上海市嘉***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uv 固化 波紋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UV雙固化波紋漆及其制備方法,該涂料包含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含量:羥基丙烯酸酯25~60%,UV樹脂20~30%,UV光引發單體1~10%,異氰酸酯類固化劑1~30%,超支化聚氨酯5~10%,光引發劑1~10%,通用色漿0~10%,助劑0~10%,溶劑0~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制備的波紋漆,在保留了丙烯酸類涂料優異性能的基礎上,具有了更為良好的表面硬度,及較為美觀的波紋圖案,并且能夠通過調節光固化樹脂和熱固化樹脂的比例來調節波紋的深度。具有較好的實用性、觀賞性等優勢。可廣泛運用于汽車內飾、內墻涂料、家具涂料等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UV涂料領域,涉及一種UV雙固化波紋漆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日趨嚴格,涂料產品的無溶劑化進程日益加緊,為了滿足環保要求,UV涂料的的研究成為熱點。UV涂料具有固化速度快、溶劑少、耐化學性強、表面光澤高等優點。但是UV涂料目前較多的應用于清漆領域和涂層較薄油墨領域。這是由于顏料對光的折射、反射及吸收的作用,阻擋了紫外線向涂層內部延伸引發固化的作用,而清漆和有色油墨由于涂層厚度較薄,光容易照透。
因此,面對性能優異的UV涂料,可惜的是,在涂層較厚的且有顏色的應用領域,UV涂料的應用受到限制。因此尋找另外的技術方案成為熱點和難點。
此外,波紋漆具有很高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的涂料,其立體感強,既能夠裝飾一般粗糙的底材表面,又能保證表面涂層的保護效果。目前波紋漆的制備大多采用在涂料中加入波紋助劑的辦法,這種辦法有著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加多了會在涂層表面形成泛白的霧狀,這是由于波紋助劑大多是有機硅類的物質,這種物質與丙烯酸樹脂相容性不是很好。這種表面析出形成霧狀的情況在深顏色的涂料中會表現的尤為明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與丙烯酸樹脂相容性好的UV雙固化波紋漆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UV雙固化波紋漆,該涂料包含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含量:
所述的羥基丙烯酸酯,羥值當量在500~1500之間,分子量在1萬~10萬之間。
所述的UV樹脂為同時含有雙鍵和羥基的能夠被光引發劑引發的UV丙烯酸樹脂、UV環氧樹脂、UV聚酯樹脂或UV聚氨酯樹脂。
所述的光引發單體為光引發劑BP、光引發劑184或光引發劑TPO等常用光引發劑。
所述的通用色漿為通過潤濕劑潤濕作用、分散劑分散作用等將顏料分散到稀釋劑中,研磨至細度小于15μm的形成的通用色漿。
所述的助劑為涂料常用的流平劑、催干劑、防流掛劑或抗靜電劑等常用助劑。
所述的溶劑為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異丁基酮等常用的稀釋劑用溶劑中的一種或幾種的組合。
上述的UV雙固化波紋漆的制備方法,將按照配方配置好、攪拌好的涂料噴涂在工件上,將噴涂件于50℃的環境下表干0~10min,然后在UV燈下光照后,置于70~120℃的溫度下加烤30min以上,既得表面良好的波紋圖案。
本發明中主要含有兩種功能類型的樹脂,即能夠紫外光引發的光固化樹脂和能夠與異氰酸酯固化劑固化的含羥基的丙烯酸酯樹脂。本發明采用光引發和熱固化兩種固化機理,使用先光固化后熱固化的機理,使丙烯酸酯類涂料形成表面效果良好的各種顏色的波紋表面涂層。
本發明利用了在前期光照時,使表面形成較為部分固化的淺涂層,后面熱固化時,由于內部固化過程與表層固化形成不同的收縮速度和收縮程度,故會在表面形成波紋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來涂料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來涂料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759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