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體肥料注射式施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57594.2 | 申請日: | 202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494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幫銀;張微微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幫銀 |
| 主分類號: | A01C23/02 | 分類號: | A01C2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陸瑞 |
| 地址: | 401519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體 肥料 注射 施肥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液體肥料注射式施肥器,包括多根升降外管,升降外管之間設置有固定支架與其連接,固定支架的上方固定有正反轉驅動電機,正反轉驅動電機的下端連接有動力傳動桿,動力傳動桿上設置有提升旋轉螺紋段和其下方的取土螺旋段,提升旋轉螺紋段上配合有提升旋轉螺母,升降外管中滑動有升降內桿,升降內桿的上設置有上限位塊和下限位塊以對其進行限位,提升旋轉螺母與下限位塊固定連接,動力傳動桿的下端設置有可向外伸出的尖錐頭,升降外管之間還設置有儲肥管,儲肥管能夠為待鉆孔位進行施肥。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準確的控制施肥的深度和用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液體肥料注射式施肥器。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農村的土地大部分都分到各農戶手中,由于大型機械施肥得不到普及,所以,農民普遍采用人工刨坑施肥方法進行施肥,這種施肥方式都不能很好地撐握施肥深度和施肥數量,造成農作物生長不均勻,影響了農作物的產量,而且目前肥料的品種較多,要想達到每苗農作物施肥等深、等量,農民朋友的人工刨坑施肥方式是很難達到等量、等深的目的,而且勞動強度大,不利于科學施肥。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使用簡單方便,施肥量和施肥深度可控的液體肥料注射式施肥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注射式施肥器,包括至少三根位于同一水平面且沿豎直方向平行設置的升降外管,任意三根升降外管的中心線不位于同一豎直平面內,升降外管之間設置有固定支架且通過固定支架將升降外管固定連接在一起,固定支架與升降外管的連接位位于升降外管上端的位置,固定支架的上方設置有正反轉驅動電機,正反轉驅動電機通過安裝支架固定連接在固定支架上,升降外管之間還設置有穩定支架且通過穩定支架將升降外管固定連接在一起,穩定支架與升降外管的連接位位于升降外管下端的位置;
正反轉驅動電機的下方沿豎直方向設置有一根與正反轉驅動電機的電機軸同中心線的動力傳動桿,動力傳動桿分別穿過于固定支架和穩定支架且下端伸出于穩定支架的下方,動力傳動桿分別與固定支架和穩定支架轉動配合,正反轉驅動電機的電機軸與動力傳動桿的上端傳動連接以能夠驅動動力傳動桿進行轉動,動力傳動桿位于穩定支架下方的桿身上分別具有提升旋轉螺紋段和取土螺旋段,提升旋轉螺紋段位于取土螺旋段上方且相隔設置,提升旋轉螺紋段的外徑小于取土螺旋段的外徑,提升旋轉螺紋段包括動力傳動桿上且靠近于穩定支架的位置沿動力傳動桿中心線方向向下延伸的外螺紋,取土螺旋段包括動力傳動桿上且其下端沿動力傳動桿中心線方向向上延伸的螺旋葉片,提升旋轉螺紋段上螺紋配合有提升旋轉螺母,動力傳動桿的下端安裝有用于鉆土的尖錐頭,每根升降外管的下端均設置有一根升降內桿,升降內桿的上端穿過于升降外管且伸出于升降外管的上端管口,升降內桿能夠沿升降外管中心線方向與其滑動配合,升降內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上限位塊以能夠抵接在升降外管的上端對升降內桿向下移動進行限位,當上限位塊抵接在升降外管的上端時,升降內桿的下端與動力傳動桿的下端齊平,升降內桿的桿身上凸起形成有下限位塊,下限位塊以能夠抵接在升降外管的下端對升降內桿向上移動進行限位,提升旋轉螺母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支架且通過支撐支架分別與每個下限位塊固定連接,當上限位塊抵接在升降外管的上端時,提升旋轉螺母螺紋連接在提升旋轉螺紋段的最下端處,當下限位塊抵接在升降外管的下端時,提升旋轉螺母螺紋連接在提升旋轉螺紋段的最上端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幫銀,未經劉幫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759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