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離子束直寫二維半導體器件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57534.0 | 申請日: | 202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418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譚楊;劉燕然;陳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9/16 | 分類號: | H01L29/16;H01L29/06;H01L29/861;H01L21/265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潘甦昊 |
| 地址: | 2501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子束 二維 半導體器件 方法 | ||
1.一種離子束直寫二維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表面清洗后的硅片作為襯底;
步驟二、在硅片表面制作一對相間隔的金電極;
步驟三、在金電極上方設置一單層石墨烯,單層石墨烯覆蓋整個硅片表面區域;
步驟四、在單層石墨烯上方設置一單層TMDCs;
步驟五、通過低能量離子束對部分單層TMDCs表面進行轟擊,使轟擊區域的單層TMDCs表面產生缺陷,有缺陷的單層TMDCs對單層石墨烯進行空位摻雜,使得對應置處的單層石墨烯呈現P態,無缺陷的單層TMDCs對單層石墨烯進行電子摻雜,使得對應位置處的單層石墨烯呈現N態,最終形成PN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束直寫二維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二中,制作電極掩膜版,將掩膜版覆蓋在所述硅片上,使用蒸金機蒸鍍金電極,所述金電極的厚度低于100nm,一對所述金電極間距小于等于10μ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束直寫二維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三中,使用氣相沉積法生長單層石墨烯,使用濕法腐蝕法將所述單層石墨烯轉移至所述金電極上方。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束直寫二維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使用氣相沉積法生長單層TMDCs,使用濕法腐蝕法將所述單層TMDCs轉移至所述單層石墨烯上方。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束直寫二維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利用離子束加速器發出低能量離子束,離子束流大小在90pA-100pA。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離子束直寫二維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鎵離子源,離子束流大小為93pA,離子束輻照時間為9s。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束直寫二維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單層TMDCs可選擇MoS2、MoSe2、WS2、WSe2中的一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束直寫二維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兩個金屬極作為PN結的電路連接端口。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子束直寫二維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MDCs選用MoSe2,金電極的厚度為50nm,一對金電極間距5μm;采用鎵離子源,30keV加速電壓,離子束流大小93pA,對單個所述金電極所在一側的一半單層MoSe2表面進行轟擊,轟擊時間9s,在單層MoSe2表面一半區域造成缺陷,形成二極管。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離子束直寫二維半導體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TMDCs選用MoSe2,金電極的厚度為50nm,一對金電極間距10μm;采用鎵離子源,30keV加速電壓,離子束流大小93pA,對兩個所述金電極所在一側的部分單層MoSe2表面進行轟擊,兩側的轟擊區域間隔一定距離,轟擊時間9s,在單層MoSe2表面兩側區域造成缺陷,形成恒流二極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753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