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日本血吸蟲PHB1與PHB2基因的siRNA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56971.0 | 申請日: | 202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11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20 |
| 發明(設計)人: | 傅志強;張旻;楊珊珊;張倩;何靜;黃明月;竇記晨;洪煬;林矯矯;陸珂;李浩;劉金明;張燕;楊靜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上海分中心) |
| 主分類號: | C12N15/113 | 分類號: | C12N15/113;A61K31/713;A61P33/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序倫律師事務所 31276 | 代理人: | 周東萍 |
| 地址: | 20024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日本 血吸蟲 phb1 phb2 基因 sirna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日本血吸蟲抗增殖蛋白PHB1與PHB2基因的siRNA,其含有與日本血吸蟲PHB1和/或PHB2基因的靶序列雜交的核苷酸序列。本發明還公開了日本血吸蟲PHB1與PHB2基因的siRNA的應用。本發明日本血吸蟲PHB1與PHB2基因的siRNA,可明顯抑制SjPHB1與SjPHB2基因的轉錄,并能誘導小鼠獲得40.43%(P0.05)的減蟲率,適用于制備治療血吸蟲病的藥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子生物學和生物醫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日本血吸蟲抗增殖蛋白1(SjPHB1)與日本血吸蟲抗增殖蛋白2(SjPHB2)基因的siRNA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日本血吸蟲病是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廣泛流行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嚴重危害流行區人畜健康并影響社會經濟發展。我國血吸蟲病防治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血吸蟲中間宿主釘螺難以消滅及其孳生環境難以改變,該病在我國部分流行地區仍將是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吡喹酮是唯一一種在血吸蟲病臨床治療和防治工作中得到廣泛應用的藥物。然而,近年國外學者報道了與日本血吸蟲親緣關系相近的曼氏血吸蟲的吡喹酮抗性現象,國內學者也已關注到日本血吸蟲對吡喹酮敏感性改變的現象。這說明有必要尋找新的治療或預防血吸蟲病的藥物。
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是一種高度保守的蛋白,廣泛分布于細菌、原蟲、酵母等多種生物細胞中,主要定位于細胞膜、線粒體內膜、細胞核中,參與細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多種生物學進程。多個研究表明,PHB在利什曼原蟲、布氏錐蟲、細粒棘球絳蟲、伯氏瘧原蟲、科羅拉多馬鈴薯甲蟲幼蟲等寄生生物中具有重要的功能,是維持生物體組織形態和重要生理功能的基礎蛋白。我們前期工作中克隆到日本血吸蟲抗增殖蛋白編碼基因,研究表明日本血吸蟲PHB基因編碼兩種同源亞型蛋白:SjPHB1(33KDa)和SjPHB2
(36KDa)。
RNA干擾是雙鏈RNA(dsRNA)介導的、序列特異的靶基因轉錄后基因沉默過程,是一種進化上保守的抵御轉基因或外來病毒侵犯的防御機制。RNA干擾(RNAi)是指將與靶基因轉錄的mRNA存在同源互補的雙鏈RNA導入細胞后,能特異性地降解該mRNA,從而產生相應的功能表型缺失。目前該技術已經在基因功能研究,基因治療和藥物研究開發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小分子干擾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是能夠以同源互補序列mRNA為靶目標并將其降解而介導RNA干擾途徑的短片段雙鏈RNA分子,通常由約20個核苷酸組成,能誘導特異性的轉錄后基因沉默。siRNA已經廣泛應用于基因表達調控機制研究和藥物研發等領域。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日本血吸蟲PHB1與PHB2基因的siRNA,該siRNA可明顯抑制SjPHB1與SjPHB2基因的轉錄,可用于制備治療血吸蟲病的藥物。
此外還提供了一種日本血吸蟲PHB1與PHB2基因的siRNA在制備治療血吸蟲病的藥物中的應用。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特異性抑制日本血吸蟲PHB1與PHB2基因表達的siRNA,其含有與日本血吸蟲PHB1和/或PHB2基因的靶序列雜交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siRNA包含第一鏈和第二鏈,該第一鏈和第二鏈互補形成RNA二聚體,所述siRNA的第一鏈和第二鏈選自下述的一對或任意兩對以上的組合:
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5和SEQ ID NO.6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7和SEQ ID NO.8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上海分中心),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上海分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69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