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低溫脫硝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56286.8 | 申請日: | 202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0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傅嵐;陳亞菲 | 申請(專利權)人: | 傅嵐 |
| 主分類號: | B01D53/56 | 分類號: | B01D53/56;B01D53/86;B01D53/78 |
| 代理公司: | 南寧市吉昌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25 | 代理人: | 林鵬 |
| 地址: | 530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溫 脫硝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低溫脫硝劑及其制備方法,按照質量百分比計,包括如下原料:二氧化硫脲還原劑0.8~35%、活化劑0.5~30%,余量為水;所述的活化劑包括胺類、碘代烷、腐殖酸類、硼氫化鈉、NaOH、KOH、Ca(OH)2、NH3HCO3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物。本發明使用的二氧化硫脲作為新型環保型還原劑具有還原能力強、熱穩定性優良,運輸、儲存、使用相對安全方便,各項性能優于目前SNCR或SCR使用的氨水或尿素等還原劑。本發明選用的活化劑與二氧化硫脲經親核活化后形成的脫硝劑,能夠高效的將煙氣或尾氣中的氮氧化物還原為N2,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大氣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中低溫脫硝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氮氧化物排放問題已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對火電、鋼鐵、水泥、有色、石化、化工、垃圾焚燒等大氣污染源行業提出了更高氮氧化物排放標準,高效脫硝成為行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目前脫硝的主要工藝為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SNCR)和選擇性催化還原法(SCR)技術,但均存在些許不足之處:如傳統的選擇性非催化還原法通過向爐內高溫區域噴入氨,還原氮氧化物,其窗口溫度較高,效率較低(30-50%),且易產生氨逃逸造成二次污染;選擇性催化還原法需使用催化層,催化劑常為貴金屬或昂貴的稀土元素,建造成本高,且每2-3年需更換催化劑,運營成本高。在高塵、酸堿環境下,催化劑易中毒失效,影響其適用范圍。同時無論是SNCR 還是SCR都需要高濃度氨水或尿素,還原劑的熱穩定性較差,存較大的安全隱患。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傳統的脫硝技術難于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標準。因此,開發一種新型高效、工藝簡單、運行成本低,安全環保的脫硝劑成為當今大氣治理的熱點。
以上背景技術內容的公開僅用于輔助理解本發明的發明構思及技術方案,其并不必然屬于本專利申請的現有技術,在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上述內容在本專利申請的申請日已經公開的情況下,上述背景技術不應當用于評價本申請的新穎性和創造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當前脫銷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中低溫脫硝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使用二氧化硫脲作為還原劑,經親核活化后形成高效的脫硝劑,具有還原能力強、熱穩定性優良,運輸、儲存、使用安全方便,使用范圍廣泛。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中低溫脫硝劑,按照質量百分比計,包括如下原料:二氧化硫脲還原劑0.8~35%、活化劑0.5~30%,余量為水;所述的活化劑包括胺類、碘代烷、腐殖酸類、硼氫化鈉、NaOH、KOH、Ca(OH)2、NH3HCO3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物。
優選地,所述胺類包括三乙醇胺、甲胺、乙二胺、氨水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
優選地,所述碘代烷活化劑包括CH3I和CH2I2。
優選地,所述腐殖酸包括腐殖酸鈉和腐殖酸。
本發明所述中低溫脫硝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活化劑加入水中,攪拌溶解,再加入二氧化硫脲還原劑,并利用超聲波震蕩溶解;即得脫硝劑。
優選地,所述超聲波頻率為50~200KHz,震蕩10~15min。
優選地,所述脫硝劑的使用溫度為室溫~65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及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使用的二氧化硫脲作為新型環保型還原劑具有還原能力強、熱穩定性優良,運輸、儲存、使用相對安全方便,各項性能優于目前SNCR或SCR 使用的氨水或尿素等還原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傅嵐,未經傅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62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