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層板孔金屬化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55772.8 | 申請日: | 202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825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胡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磊 |
| 主分類號: | H05K3/42 | 分類號: | H05K3/42;H05K1/09 |
| 代理公司: | 蘇州根號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仇波 |
| 地址: | 2151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層 金屬化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層板孔金屬化處理方法,利用石墨烯、金屬納米線材料、導電高分子材料的導電性能,以及導電高分子材料的成膜性能,在非金屬表面進行導電化處理,處理后的非金屬表面導電性能好,膜層結合力強,可以替代傳統的錫鈀膠體處理方法。本發明提供的處理方法,性能穩定、操作簡單、易于控制、成本低廉,且生產過程無污染,更加綠色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印制線路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多層板的孔金屬化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印制電路板加工過程中,孔金屬化主要通過化學銅(PTH)來完成,其工藝流程繁瑣。隨著近些年鈀價格的持續上漲,使PTH過程價格更加昂貴,很多企業已經無法承擔該項加工,且該工藝過程會中需要使用EDTA、甲醛等對環境污染物質,因此,急需一種綠色環保工藝來替代孔金屬化過程。
黑孔技術是在該環境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方法,它使用導電能力較強的碳粉或石墨作為導電材料(進口技術已經商業化),制備其漿料來替代傳統的PTH工藝,其特點是簡化了孔金屬化的工藝流程、節省工時、減少材料的消耗、并有效的控制了廢水的排放量、降低了PCB板的生產成本。
高分子導電膜技術也是一種新的處理方法,已經實現了工業化生產。該方法通過原位聚合的方法,實現了導電化處理。但是該方法在單層板方面可以實現高效處理,但是在多層板,集成電路中出現了很多的不良。
隨著信息集成化、產品向更小化發展,集成電路的板厚也越來越厚,孔金屬化遇到了很大的挑戰。傳統的黑孔(碳粉或石墨作為導電材料)技術以及高分子導電膜技術已經無法滿足該使用需求。
因此,提供一種導電性能更好、成膜更加均勻、導電材料更加細小的集成電路用孔金屬化材料變得非常重要。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層板孔金屬化處理方法,使用石墨烯、納米線材料、高分子導電材料的復配,達到了協同增效的效果。在孔金屬化處理過程中,工藝更加簡便、控制更加容易;形成的導電復合膜更加均勻、膜層更薄、導電性能更好;整個制備過程以及使用過程都不產生有害物質或有毒氣體,更加環保安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層板孔金屬化處理方法,包括導電膏的配制,每1千克所述導電膏中的組分及其含量如下:
其中,所述的導電膏分為兩步制備。
(1)石墨烯漿料制備:將石墨烯8-10%、分散劑0.5-1%、溶劑4-5.5%、水混合,通過球磨的方法制備成漿料,固含量控制在14-15%,得石墨烯漿料;
其中,所述的分散劑為三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鉀鹽、三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醋酸酯鉀鹽中的一種或多種。
其中,所述的溶劑為丙二醇、二乙二醇單苯醚中的一種或多種。
其中所述的球磨工藝為:鋯珠直徑為0.2-0.4mm,研磨時間為60-120分鐘。
(2)導電膏制備:將石墨烯漿料與金屬納米線分散液0.1-0.2%、高分子導電材料9-10%、觸變劑0.5-0.9%高速分散成穩定的膏體,固含量控制在24-25%,得導電膏。
其中,所述的金屬納米線分散液為銅納米線分散液、銀納米線分散液、鈀納米線分散液中的一種或多種(圖1)。
其中,所述的金屬納米線分散液,納米線的直徑在5-100nm,長度為10-100μm,分散液的固含量為10%。
其中,所述的高分子導電材料為聚苯乙烯基磺酸、聚烷氧基改性噻吩中一種或多種。
其中,所述的觸變劑為氣相二氧化硅、水性聚酰胺蠟、卡波姆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磊,未經胡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577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