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制造防板結生態營養土的生物處理方法及生物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55045.1 | 申請日: | 2020-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842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櫓達;關博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埃莫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48 | 分類號: | C02F11/148;C02F11/13;C02F11/02;C02F11/00;A01G24/30;A01G24/25;A01G24/22;A01G24/20;A01G24/1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陸永強;周祥玉 |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制造 板結 生態 營養 生物 處理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廢物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制造防板結生態營養土的生物處理方法及生物處理系統。本發明,將經過預處理的污泥物料和經過預發酵處理的有機物原料投入攪拌器中充分攪拌,攪拌器的出料機構輸出混合均勻的條形顆粒狀的生物處理混合料,在生物處理混合料通過傳輸機構進行傳輸的過程中植入包括好氧的嗜溫菌和嗜熱菌在內的微生物菌料并將生物處理混合料傳輸至生物處理倉內,向生物處理倉內曝氣加氧以使各條形顆粒狀的生物處理混合料內分別形成微高壓內腔,然后將生物處理混合料送入破碎機進行破碎。本發明提供的生物處理方法處理得到的生態營養土具有更好的肥力,適宜城市綠植生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物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制造防板結生 態營養土的生物處理方法及生物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農林業有機廢棄物也是目前困擾各大城市的一個問題,比如 園林修剪物,由于植物數量和品種繁多,受季節的影響較小。
帶來的實際問題是,每次修剪都會造成大量的園林修剪物,這些樹 葉、樹枝等,品種雜亂,體積龐大,分理工作量大,運輸困難, 再利用價值低等等,目前各大城市基本還是采用填埋和焚燒的方 式處理,這不僅造成了環境污染也帶來資源浪費,使得綠地生態 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斷裂,城市土壤肥力得不到自我維持。
針對這一問題,現有技術中也公開了若干種將污泥重新利用 的技術方案,但制得的營養土肥力較低,再次利用的價值不夠明 顯。
例如,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生態營養土及配置方法 [申請號:201610848538.7],該發明包括腐爛樹葉1份、松針1 份、松針土2份、牛糞1份、稻殼4份、粗砂4份、土12份,第 一步,將腐爛樹葉1份、松針1份和牛糞1份混合并粉碎;第二 步,將第一步中得到的混合物與松針土按照質量比1:1混合;第 三步,將第二步中得到的混合物與稻殼、粗砂按照質量比1:1:1 混合;第四部,將第三步中得到的混合物與土按照質量比1:1混 合。
該發明申請雖然提供了一種將農林業有機廢棄物制成生態營 養土重復利用的方法,但其仍未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防止土壤板結的 制造防板結生態營養土的生物處理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實施可防 止土壤板結的制造防板結生態營養土的生物處理方法的生物處理 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
一種制造防板結生態營養土的生物處理方法,將經過預處理 的污泥物料和經過預發酵處理的有機物原料按照0.5-3:10的質量 比投入攪拌器中充分攪拌,所述經過預處理的污泥物料含有土壤 膨松劑和污泥重金屬鈍化吸附劑且含水量為40%-50%,所述經過預發酵處理的有機物原料的含水量為20%-50%,所述攪拌器的 出料機構輸出混合均勻的條形顆粒狀的生物處理混合料,在生物 處理混合料通過傳輸機構進行傳輸的過程中植入包括好氧的嗜溫 菌和嗜熱菌在內的微生物菌料并將生物處理混合料傳輸至生物處 理倉內,在生物處理倉內的生物處理混合料在20-28小時內升溫 至超過65℃并靜置保持65℃以上的溫度2-4天,然后翻拋生物處 理混合料降溫至室溫并靜置以繼續升溫,當溫度再次超過65℃時 向生物處理倉內曝氣加氧以使各條形顆粒狀的生物處理混合料內 分別形成微高壓內腔,且在曝氣加氧過程中將含有水蒸氣和二氧 化碳的氣流引出生物處理倉,曝氣加氧處理1-2天后將生物處理 混合料輸出生物處理倉,然后將生物處理混合料送入破碎機進行 破碎,獲得呈粉末狀形態的生物處理產物,并將生物處理產物送 入生物穩定倉在室溫常壓條件下靜置1-3天備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埃莫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埃莫森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50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