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電磁場的硬盤固定及減震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54848.5 | 申請日: | 2020-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49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李想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8 | 分類號: | G06F1/18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劉雪萍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磁場 硬盤 固定 減震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基于電磁場的硬盤固定及減震裝置及方法,包括磁場發生器,設置在機箱的硬盤區域,布置一個硬盤時,磁場發生器產生硬盤與機箱壁之間的電磁場,布置多個硬盤時,磁場發生器產生外圍硬盤與機箱壁之間、以及硬盤與硬盤之間的電磁場。本發明通過磁場間的作用固定硬盤位置,保持硬盤間距,同時,利用硬盤間的磁場以減緩硬盤運行中產生的震動以及機器運行中傳導給硬盤的震動,且利用磁場間的縫隙緩沖,使硬盤有效地避免物理碰撞,提高硬盤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箱硬盤固定及減震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電磁場的硬盤固定及減震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一些服務器及存儲設備,機器中的機械硬盤的固定,一般是依靠支架鐵件將其固定在機器中。由于機械硬盤本身的設計結構及原理,硬盤在使用中存在震動碰撞問題。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機械硬盤的轉速會不斷提高,存儲設備的性能也會不斷提升,震動問題更是不可避免。而機械硬盤的磁頭與磁盤之間的距離只有0.004微米,大約是頭發直徑的兩萬分之一。一旦受到震動,磁頭與高速旋轉的磁盤發生碰撞,縮短硬盤使用壽命,影響存儲數據的安全性,硬盤越多的機器中存在的問題越大。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電磁場的硬盤固定裝置及方法,有效地避免硬盤物理碰撞,提高硬盤使用壽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電磁場的硬盤固定裝置,硬盤布置于機箱內,該裝置包括磁場發生器,設置在機箱的硬盤區域,布置一個硬盤時,磁場發生器產生硬盤與機箱壁之間的電磁場,布置多個硬盤時,磁場發生器產生外圍硬盤與機箱壁之間、以及硬盤與硬盤之間的電磁場。
進一步地,磁場發生器包括分布于機箱內硬盤區域的第一通電線圈和分布于硬盤外殼上的第二通電線圈。
進一步地,第一通電線圈連接有控制其通電電流的第一電流控制芯片,第二通電線圈連接有其通電電流的第二電流控制芯片。
進一步地,機箱的硬盤區域內還設置有多個磁場傳感器,磁場傳感器與后臺處理器連接,后臺處理器還分別與第一電流控制芯片、第二電流控制芯片連接。
進一步地,硬盤槽位對應位置處設置磁場傳感器。
進一步地,硬盤外殼上設置磁場傳感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還包括一種基于電磁場的硬盤固定方法,硬盤布置于機箱內,包括以下步驟:
布置一個硬盤時,在機箱的硬盤區域產生硬盤與機箱壁之間的電磁場;布置多個硬盤時,在機箱的硬盤區域產生外圍硬盤與機箱壁之間、以及硬盤與硬盤之間的電磁場;
采集磁場信息傳至后臺處理器;
后臺處理器分析磁場信息,根據分析計算結果控制機箱硬盤區域內各處電磁場強度。
進一步地,通過在機箱內硬盤區域和硬盤外殼上布置通電線圈產生電磁場。
進一步地,通過磁場傳感器采集磁場信息。
進一步地,后臺處理器通過控制通電線圈的通電電流控制機箱硬盤區域內各處電磁場強度。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電磁場的硬盤固定裝置及方法,通過磁場間的作用固定硬盤位置,保持硬盤間距,同時,利用硬盤間的磁場以減緩硬盤運行中產生的震動以及機器運行中傳導給硬盤的震動,且利用磁場間的縫隙緩沖,使硬盤有效地避免物理碰撞,提高硬盤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一結構示意框圖。
圖2是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一所產生電磁場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一電路原理示意框圖。
圖4是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二方法流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48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