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網絡負載測試方法、裝置、設備和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54786.8 | 申請日: | 2020-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0477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健;陳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3/08 | 分類號: | H04L43/08;H04L43/50;H04L41/08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宋薇薇 |
| 地址: | 215100 江蘇省蘇州市吳***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網絡 負載 測試 方法 裝置 設備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網絡負載測試方法,包括:將通過交換機連接的若干服務器分別配置為控制節點、測試節點和輔助測試節點;通過控制節點控制測試節點進行網絡負載測試并監測測試節點的負載壓力;響應于測試節點的負載壓力小于預設閾值,控制節點調用輔助測試節點對測試節點輔助增壓;增加輔助測試節點中的加壓文件數量直到網絡負載傳輸速率達到測試預設速率。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裝置、設備和介質。本發明提出的網絡負載測試方法、裝置、設備和介質可以解決壓力負載不達標及網絡穩定性造成測試結果失敗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特別是指一種網絡負載測試方法、裝置、設備和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越來越多的終端客戶在使用vmware操作系統,在服務器制造商進行產品操作系統認證時,vmware認證的需求也隨之增加,但vmware以前在認證服務器認證時,網絡負載壓力測試經常性會出現問題,導致網絡負載壓力測試不成功,需要反復搭建環境,才能解決網絡穩定性帶來的測試失敗,會給vmware操作系統認證帶來很多問題,并且網絡負載運行時間較長,重新進行測試比較耗時。
其中,當前技術在進行vmware網絡負載測試時,采用服務器節點和待測試節點的雙節點模式。雙節點模式對于硬件配置相對較低的服務器,這種配置可以滿足網絡負載測試要求,但是對于配置較高的服務器來說,這種模式就會出現由于網絡穩定性和壓力負載不夠等原因,經常導致網絡負載壓力測試失敗。
本發明是通過利用多節點部署環境的方案來快速的進行vmware網絡負載測試,過程相對簡單易懂,極大的提高了測試通過率。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節點部署方案,提供給vmware網絡負載測試使用,解決壓力負載不達標及網絡穩定性造成測試結果失敗的問題。并且本發明有很好的移植性,當對一款服務器完成測試后,不需要變動整個環境,只更換待測服務器即可,組合性強,節約測試成本。在此環境中增加一個服務節點,在使用vmware程序運行時,通過腳本可以調用服務節點,對待測節點進行網絡負載測試時,可以進行加壓運行,滿足待測節點的要求。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網絡負載測試方法,該方法包括:
將通過交換機連接的若干服務器分別配置為控制節點、測試節點和輔助測試節點;
通過控制節點控制測試節點進行網絡負載測試并監測測試節點的負載壓力;
響應于測試節點的負載壓力小于預設閾值,控制節點調用輔助測試節點對測試節點輔助增壓;
增加輔助測試節點中的加壓文件數量直到網絡負載傳輸速率達到測試預設速率。
在本發明的網絡負載測試方法的一些實施方式中,響應于測試節點的負載壓力小于預設閾值,控制節點調用輔助測試節點對測試節點輔助增壓還包括:
響應于測試節點網絡不穩定導致網絡中斷,控制節點啟動調用輔助測試節點對測試節點輔助增壓。
在本發明的網絡負載測試方法的一些實施方式中,響應于測試節點的負載壓力小于預設閾值,控制節點調用輔助測試節點對測試節點輔助增壓還包括:
響應于測試節點的網絡帶寬未達到上限且未達到網絡負載測試的需要帶寬,控制節點啟動調用輔助測試節點對測試節點輔助增壓。
在本發明的網絡負載測試方法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方法還包括:
在輔助測試節點中安裝vmware系統并關閉操作系統的防火墻,并配置輔助測試節點的訪問權限以保證網絡通暢。
在本發明的網絡負載測試方法的一些實施方式中,方法還包括:
響應于測試節點和輔助測試節點配置完成,解析主機名以驗證每個主機之間網絡通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478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