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心控制的5G通信網元智能節能網及節能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2010154309.1 | 申請日: | 2020-03-07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056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發明(設計)人: | 馬宗健;秦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愛浦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H04W52/02 | 分類號: | H04W52/02;H04W76/28;H04W76/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胡大成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心 控制 通信網 智能 節能 方法 | ||
1.一種中心控制的5G通信網元智能節能網,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個節能中心和至少一個與節能中心有直接業務關系的智能節能組,所述的節能中心是一個能反映網絡繁忙程度的智能節能網元;所述的智能節能組包括至少兩個智能節能網元,其中至少一個是值班智能節能網元;節能中心檢測自己的繁忙程度,當繁忙程度小于設定的基準時,開啟節能模式,通知非值班智能節能網元下線;非值班智能節能網元收到節能中心的指令后,檢測自己的負載,當負載小于設定值時正式向節能中心提請下線;在滿足喚醒規則后,節能中心關閉節能模式,喚醒已下線的非值班智能節能網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心控制的5G通信網元智能節能網,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節能分中心,所述的節能分中心包括一個值班智能節能網元,所述節能分中心對上與節能中心聯系,接收節能中心的信息;對下與有直接業務關系的下一級智能節能組聯系,轉發節能中心的信息給有直接業務關系的下一級智能節能組,充當下一級智能節能組的節能中心。
3.一種中心控制的5G通信網元智能節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節能中心檢測自己的繁忙程度,當繁忙程度小于設定的基準時,開啟節能模式,通知與其有直接業務關系的智能節能組中的非值班智能節能網元和/或節能分中心的非值班智能節能網元下線;
步驟S2、非值班智能節能網元檢測自己的負載,當負載小于設定值時,向與自己有直接業務關系的節能中心或節能分中心申請下線;
步驟S3、節能中心或節能分中心開始檢測喚醒規則,滿足喚醒條件時,喚醒已下線的非值班智能節能網元;
步驟S4、已下線的非值班智能節能網元收到喚醒后,開始提供服務,向保存聯系的節能中心或節能分中心發送節能申請重新服務信息;
步驟S5、節能中心收到節能申請重新服務信息后,向與其聯系的所有智能節能網元發送關閉節能模式的節能模式控制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中心控制的5G通信網元智能節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S1包括:
步驟S101、節能中心開始檢測自己的繁忙程度,當繁忙程度小于設定的基準時,開啟節能模式;
步驟S102、節能中心向各智能節能組的值班智能節能網元和/或節能分中心發送模式狀態查詢的節能模式控制信息,值班智能節能網元回復節能模式響應信息給節能中心;節能中心向有值班智能節能網元的智能節能組全體網元和/或節能分中心發送開啟節能模式的節能模式控制信息;節能分中心轉發開啟節能模式的節能模式控制信息給它的下一級有值班智能節能網元的智能節能組全體網元;
步驟S103、所有收到開啟節能模式的節能模式控制信息的智能節能網元,向節能中心或節能分中心回復節能模式響應信息。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中心控制的5G通信網元智能節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S2包括:
步驟S201、非值班智能節能網元判斷自己的負載,如果負載小于設定的基準,則使用節能接口協議向與自己有直接業務關系的節能中心或節能分中心發出節能下線申請信息;
步驟S202、節能中心或節能分中心回復節能申請響應信息給非值班智能節能網元,回復保存喚醒信息成功;
步驟S203、非值班智能節能網元向NRF注銷服務。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中心控制的5G通信網元智能節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S3包括:
步驟S301、節能中心或節能分中心檢測是否滿足喚醒規則中的絕對喚醒時間,如果滿足,則轉至步驟S303;如果不滿足,則轉至步驟S302;
步驟S302、節能中心或節能分中心檢測是否滿足喚醒規則中的條件喚醒,如果滿足,則轉至步驟S303;如果不滿足,則回到步驟S301;
步驟S303、節能中心或節能分中心開始三次喚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愛浦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愛浦路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430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