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太陽能聚光集熱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54083.5 | 申請日: | 2020-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597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4 |
| 發明(設計)人: | 潘亞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潘亞強 |
| 主分類號: | F24S10/70 | 分類號: | F24S10/70;F24S23/70;F24S50/20;F24S25/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56001 河北省邯鄲***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聚光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太陽能聚光集熱裝置,包括集熱管、介質管路、介質管路金屬軟管、集熱管固定支架、圓臺內側面反射面背部水平支撐、圓臺內側面反射面背部豎直支撐、圓臺內側面反射面、俯仰跟蹤驅動、俯仰旋轉軸承支撐、俯仰跟蹤驅動和俯仰旋轉軸承支撐鋼結構支架、水平跟蹤驅動、主立柱及雙軸跟蹤控制器,利用雙軸跟蹤控制器控制俯仰跟蹤驅動跟蹤太陽俯仰角,控制水平跟蹤驅動跟蹤太陽方位角,雙軸跟蹤,當集熱裝置正對太陽時陽光由圓臺內側面反射面反射到圓臺軸位置的集熱管聚光集熱。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聚光集熱裝置,太陽光由集熱管的四周的圓臺內側面反射面反射光線到集熱管,集熱管圓周方向均接收太陽光,太陽光能流密度沿圓周方向比較均勻,大大提高了聚光比,提高了集熱溫度,提高利用太陽能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太陽能光熱利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聚光集熱裝置。
背景技術
人類社會的發展伴隨著能源的利用,隨著傳統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儲量的日益衰竭和對環境的污染日益惡化,現在大力控制散煤且推廣清潔可再生能源,太陽能作為用之不歇的清潔能源,可以實現太陽能清潔供暖,提供工業蒸汽,光熱發電,海水淡化等各種應用,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目前對太陽能光熱利用主要形式有全玻璃真空管式太陽能、平板太陽能、槽式太陽能、碟式太陽能、菲涅爾太陽能、塔式太陽能等。
全玻璃真空管式太陽能、平板太陽能屬于低溫應用領域,集熱溫度低、效率低、系統不可靠,無法實現供暖、提供蒸汽等中高溫熱利用;槽式太陽能對場地要求高,單軸跟蹤,效率低,而且槽式太陽能聚光后的光能聚焦在集熱管靠近反射鏡的下方,集熱管局部受熱易彎曲變形,熱傳導效率低,聚光倍數相對較低,集熱管焊接接頭多,散熱厲害;碟式太陽能聚光倍數高,溫度高但吸熱器不易做成真空,熱損大,雙曲面反射面制作難度大,成本高;菲涅爾太陽能聚光倍數低,集熱溫度低,需要二次反射面,熱損失大;塔式太陽能適合大規模應用,小規模鏡場成本高、效率低。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作簡單、安裝靈活、聚光倍數高、吸熱器能流密度均勻、集熱效率高、溫度高、成本低的一種太陽能聚光集熱裝置,大大拓寬太陽能的應用領域,適用于低、中、高不同溫度區間的太陽能熱利用。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太陽能聚光集熱裝置,包括集熱管、介質管路、介質管路金屬軟管、集熱管固定支架、圓臺內側面反射面背部水平支撐、圓臺內側面反射面背部豎直支撐、圓臺內側面反射面、俯仰跟蹤驅動、俯仰旋轉軸承支撐、俯仰跟蹤驅動和俯仰旋轉軸承支撐鋼結構支架、水平跟蹤驅動、主立柱及雙軸跟蹤控制器,利用雙軸跟蹤控制器控制俯仰跟蹤驅動跟蹤太陽俯仰角,控制水平跟蹤驅動跟蹤太陽方位角,雙軸跟蹤,當集熱裝置正對太陽時陽光由圓臺內側面反射面反射到圓臺軸位置的集熱管聚光集熱。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聚光集熱裝置,太陽光由集熱管的四周的圓臺內側面反射面反射光線到集熱管,集熱管圓周方向均接收太陽光,太陽光能流密度沿圓周方向比較均勻,大大提高了聚光比,提高了集熱溫度,提高利用太陽能的效率。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顯著。
本發明太陽能聚光集熱裝置采用線性管式吸熱器,聚光比高,集熱溫度高,集熱效率高,大大拓寬了太陽能在低、中、高不同溫度區間的應用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潘亞強,未經潘亞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408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