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川崎病冠脈炎CT成像的納米探針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53419.6 | 申請日: | 2020-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178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5 |
| 發明(設計)人: | 喬紅玉;張若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49/04 | 分類號: | A61K49/04;B82Y2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 地址: | 710032 陜西***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川崎病冠脈炎 ct 成像 納米 探針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用于川崎病冠脈炎CT成像的納米探針,其特征在于,該納米探針為骨橋蛋白靶向的納米探針anti-OPN-PEG-Au,是由骨橋蛋白抗體和SH-PEG-COOH修飾的納米金顆粒縮合而成,骨橋蛋白抗體的活性氨基與SH-PEG-COOH修飾的納米金顆粒表面的活性羧基縮合相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川崎病冠脈炎CT成像的納米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H-PEG-COOH修飾的納米金顆粒的平均直徑為15nm,大小均一,Zeta電位為-32.8mv,顆粒的最大吸收為521nm。
3.一種用于川崎病冠脈炎CT成像的納米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Au納米顆粒中加入SH-PEG-COOH,充分攪拌均勻,于室溫靜置反應過夜,使Au納米顆粒表面帶有羧基官能團;
2)將偶聯有SH-PEG-COOH的Au納米顆粒加入2-(N-嗎啉)乙磺酸中,然后加入骨橋蛋白抗體,37℃搖床吸附處理1h后加入EDC,于37℃搖床振蕩過夜,經離心分離,制得骨橋蛋白靶向的納米探針anti-OPN-PEG-Au。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川崎病冠脈炎CT成像的納米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u納米顆粒為平均粒徑為15nm的Au納米顆粒。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川崎病冠脈炎CT成像的納米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Au納米顆粒與SH-PEG-COOH的用量比為200mL:160mg;制得的表面帶有羧基官能團的Au納米顆粒的濃度為1mg/mL。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川崎病冠脈炎CT成像的納米探針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反應用量配比為:
按照每4mL偶聯有SH-PEG-COOH的Au納米顆粒中加入4mL 100mM MES,加入1mg骨橋蛋白抗體,加入160μL的EDC;
其中,骨橋蛋白抗體的濃度為30mg/mL;EDC的濃度為240mg/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341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