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下連續墻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52656.0 | 申請日: | 2020-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5597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周吉林;米向東;范銀忠;鐘暢遷;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十字門中央商務區建設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20 | 分類號: | E02D5/20;E02D5/46;E02D15/04;E02D17/04;E02D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姚遠方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連續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下連續墻施工方法,通過采用雙排三軸攪拌樁構成的隔離墻,并在地下連接墻接頭處采用雙重防滲措施,以解決淤泥地質易塌槽及地下連接墻防水薄弱處易滲漏的技術問題。步驟如下:建造三軸攪拌樁隔離墻;在地下連續墻施工位置的兩側采用三軸攪拌樁實施加固;采用跳槽施工的作業方式、泥漿護壁、水下澆灌砼施工工藝建造地下連續墻,所述地下連續墻的接頭部件為工字鋼接頭;采用高壓旋噴樁處理槽段接頭。本發明能夠有效應對淤泥質地層擾動變形大、易塌槽等施工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連續墻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地下連續墻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地下連續墻是在深基礎的施工中發展起來的一種施工方法。它是以專門的挖槽設備,沿著深基礎或地下構筑物周邊,采用觸變泥漿護壁,按設計的寬度、長度和深度開挖溝槽,待槽段形成后,再在槽內設置鋼筋籠,采用導管法澆筑混凝土,筑成一個單元槽段和混凝土墻體,以此繼續挖槽、澆筑混凝土施工,并以某種接頭方式將單元墻體逐個的連接成一道連續的地下鋼筋混凝土墻或帷幕,以作為防滲、擋土、承重的地下墻體結構。1920年德國開始用此方法施工,并獲得專利。上世紀中期傳入我國,最初僅作為基坑圍護的擋土,防滲墻,隨著城市土地日趨緊張,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出現,它從作為地下室外墻發展成為高層建筑承重基礎,大大加強了建筑物的整體承載能力,相對降低了成本,尤其隨著施工工藝的不斷完善和改進,不斷向超薄,超深方向的發展,廣泛應用于江河湖泊防滲,港口、船塢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以及廣泛應用于高層建筑的地下室、地下停車場、地鐵甚至于大橋建設。
上述施工方法雖具有諸多廣泛的用途,但對于包含深厚淤泥質地層結構、高地下水位且緊鄰建筑物的基坑支護施工環境卻略顯力不從心,上述地質環境對地連墻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作業要求。例如在發育平均厚度在30米以上的流塑性淤泥質地層,地下水位高,平均埋深約2.2米的涉及城軌保護的超深地下連續墻施工作業環境下施工,如何克服深厚淤泥質地層易塌槽、擾動變形大的難題,如何有效保護鄰近城軌隧道,如何確保地連墻接頭的防滲防水能力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難以解決的技術問題。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地下連續墻施工方法,以解決淤泥質地質超深連續墻施工的技術問題成為一種必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下連續墻施工方法,通過采用雙排三軸攪拌樁構成的隔離墻,并在地下連接墻接頭處采用雙重防滲措施,以解決淤泥地質易塌槽及地下連接墻防水薄弱處易滲漏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地下連續墻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建造三軸攪拌樁隔離墻;在地下連續墻施工位置的兩側采用三軸攪拌樁實施加固;采用跳槽施工的作業方式、泥漿護壁、水下澆灌砼施工工藝建造地下連續墻,所述地下連續墻的接頭部件為工字鋼接頭;采用高壓旋噴樁處理槽段接頭。
進一步地,所述地下連續墻的厚度為1.2m。
進一步地,在建造三軸攪拌樁隔離墻及采用三軸攪拌樁實施加固時,水泥漿液的水灰比為0.8~1.2,水泥摻量不小于20%;配制好的水泥漿需在2小時內使用;搭接施工時,相鄰三軸攪拌樁的施工間隔小于等于12小時。
進一步地,將所述水泥漿液注漿時,采用Y型接頭連接2臺注漿泵,將2條注漿管路中的水泥漿液在Y型接頭出口處實現混合;其中,注漿壓力1.5Mpa~2.5Mpa,注漿流量為80~120L/min/每臺。
進一步地,所述三軸攪拌樁下鉆時向注漿部位均勻連續噴注所述水泥漿液;所述三軸攪拌樁提升時,向注漿部位均勻連續補充所述水泥漿液;在所述三軸攪拌樁下鉆及提升過程中均實施注漿攪拌;當深層攪拌機噴漿提升至設計樁標高上方0.5m時,所述注漿泵關閉。
進一步地,將水泥和原狀土均勻攪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十字門中央商務區建設控股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十字門中央商務區建設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26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