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提高信息安全性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52364.7 | 申請日: | 2020-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642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明儒;陳俊道;許家聲;楊志偉;劉泓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力工業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21/60 | 分類號: | G06F2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壽寧;張華輝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高 信息 安全性 裝置 | ||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提高信息安全性的裝置,其中一第一控制模塊電性連接一數據提供裝置,利用該數據提供裝置擷取一數據,接著透過一第一控制模塊接收該數據,并使用一加密程序加密該數據為一加密數據,該第一控制模塊無線連接一第二控制模塊,透過該第二控制模塊接收該加密數據及對應該第一控制模塊的一代碼,并使用一密鑰解密該加密數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一種裝置,尤其是一種提高信息安全性的裝置。
背景技術
因特網發展至今,已是無處不連網的時代,我們隨時可透過網路的連結,取得所需要的數據。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是近來熱門的話題,配合巨量數據以及行動通訊的發展,透過網絡際網與傳統的電信通訊,提供了數據的傳輸與交換,也讓所有連上物聯網路且可以被獨立尋址的設備,建立成一個龐大的信息網絡。其中許多的裝置或設備可以在運作的過程中,自動地產生資料,并與其他的裝置或設備進行數據的傳輸或交換,其間人類已不再是唯一會產生數據的來源;人工智能配合自動控制,已演變成物聯網絡中的智能控制系統,用以因應裝置或設備的功能或是所在的環境。智能控制系統早期應用于智慧家庭、智慧建筑等,現在更擴大成為智慧城市,而物聯網則讓原本地理上的邊界更為模糊。現今云端服務架構的成形,已成為目前信息服務的主流,各種私有云、公有云以及混合云的發展,讓一般用戶更容易透過網絡取得各式各樣的應用服務。物聯網絡與云端應用服務已緊密結合,其中許多針對性的網絡威脅,尤其對于政府單位或是大型企業形成了巨大的資安威脅。持續性的進階滲透威脅(APT,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攻擊是目前最常見的手法,攻擊者除利用資安分析的工具,例如:Kali Linux、Meltego等現有的工具之外,也常見到自行開發成專屬或是客制化的攻擊工具,持續地對攻擊目標進行探測、分析、滲透。遭受攻擊的對象除了一般的用戶之外,也包括系統的管理者;在過往的幾個資安事件中,不難發現許多入侵的管道,是組織或企業對外服務的業務窗口,一封與業務相關的釣魚郵件,就足以讓整個安全防御的架構瓦解。行動化通訊的時代,帶來新的信息安全議題,從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攜帶自己的設備辦公)對組織或企業在資安管理上的沖擊來看,雖然組織或企業本身可以降低初期投資于設備上的成本,但對于后續的配套措施卻較為薄弱;當員工把設備帶進工作的場所后,接觸組織或企業內部機敏數據的機會大增,因為傳統的信息安全管理方式,大多數未跟上時代的轉變,員工仍可使用合法的登入賬號、密碼,透過這些資安風險較高的設備連上內部的網絡,而這些類型的設備大多數具備自主的通訊能力,可以透過3G、4G的電信網絡或是接取公共的無線網絡,此對機敏數據的保護邊界已造成影響。目前物聯網絡的設備,除了傳統的通訊方式之外,也已發展出可在物聯網設備彼此涵蓋區域范圍內的通訊方式,例如:FireChat等,這類型的應用可以不需要透過電信服務商的網絡環境或是無線網絡的提供,就可以透過彼此設備之間的無線訊號,例如:WiFi、Bluetooth等訊號,構筑成一個接近點對點(P2P,Peer-to-Peer)的通訊方式。在以往幾次的社會運動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新興通訊方式對于傳統資通訊架構的挑戰,在群眾聚集的區域,彼此之間可以透過這類型的通訊方式,仍然可以傳送訊息;當然離開了裝置與設備聚集的區域,還是得利用因特網才行。未來只要使用者的人數夠多,也許有機會在都會區建構出一個不需要傳統網絡就能傳送訊息的方式。
一直以來,層出不窮的網絡惡意攻擊始終是民眾與各大企業的夢魘,隨著行動網絡普及與物聯網的蓬勃發展,不只讓黑客多了新的攻擊目標,甚至衍生出更復雜的資安危機。如去年大肆橫行的勒索軟件「WannaCry」即在全球影響了逾23萬臺計算機裝置,無論是贖金或重要檔案被綁架所造成的損失都難以估計!
除了病毒問題猖獗,「DDoS攻擊」以及企業內普遍使用的IoT聯網裝置都是經常被忽略的資安漏洞,往往造成機密敏感數據被竊取的慘劇。科技的變革助長了網絡惡意攻擊,唯有采取更積極、主動的資安防護,才能有效抵御如此嚴峻的安全危機。但對企業組織來說,想建構一套資安防護網,無論軟、硬件都得投入龐大的成本,更不用說中小型企業礙于成本考慮,不只沒有專業的資安人員,有些甚至是使用家用等級的路由器,在黑客眼中無異于門戶大開,像只待宰的肥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力工業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威力工業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236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