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前方牽引口內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51858.3 | 申請日: | 2020-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65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韓冰;衛彥;呂汶諠;陳貴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C7/10 | 分類號: | A61C7/10;A61C7/08;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大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 地址: | 10008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前方 牽引 裝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前方牽引口內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一對固位組件,每個固位組件包括固位聯冠、牽引鉤及連接桿,固位聯冠用于包裹口內一側的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牽引鉤設置于固位聯冠的頰側,連接桿設置于固位聯冠的舌側;雙曲舌簧,雙曲舌簧一端連接于連接桿,另一端用于抵靠在口內的切牙舌側;螺旋開大器,螺旋開大器的兩端分別連接于一個固位組件的連接桿上。本方案更有利于前方牽引口內裝置佩戴的穩定性,在前方牽引的同時能結合臨床需求進行擴弓及解決前牙擁擠,提高矯治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正畸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前方牽引口內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骨性III類畸形是臨床上較常見的一類畸形,由于其顱面形態表現復雜,有隨著生長發育加重畸形程度的趨勢,臨床治療比較困難,通常需要對此類患者進行早期矯治。在諸多早期矯治裝置中,前方牽引裝置被認為是對于上頜后縮患者有效的治療方式,具有良好的預后;有研究認為,在開展前方牽引時配合快速擴弓,會因松解了骨縫帶來更好的前牽效果,同時能減少下頜順時針旋轉等前方牽引容易帶來的不良反應,但現有技術中,多數的前方牽引裝置的口內部件無法同期進行其他治療且穩定性差。
因此,期待研發一種前方牽引口內裝置及其制造方法,以獲得更好的穩定性及前牽效果,同時便于臨床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前方牽引口內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其具有更好的穩定性及前牽效果,能夠在矯治畸形的同時進行牙弓及切牙的調整,同時便于臨床應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前方牽引口內裝置,包括:
一對固位組件,每個所述固位組件包括固位聯冠、牽引鉤及連接桿,所述固位聯冠用于包裹口內一側的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所述牽引鉤設置于所述固位聯冠的頰側,所述連接桿設置于所述固位聯冠的舌側;
雙曲舌簧,所述雙曲舌簧一端連接于所述連接桿,另一端用于抵靠在所述口內的切牙舌側;
螺旋開大器,所述螺旋開大器的兩端分別連接于一個所述固位組件的連接桿上。
可選地,所述固位聯冠的內壁形狀與所述第一前磨牙、所述第二前磨牙及所述第一磨牙軸面外形高點的合方及咬合面契合,并在牙尖處設有開孔。
可選地,所述牽引鉤的一端由所述固位聯冠延伸至所述第一前磨牙近中處向齦方,并向遠中方回彎成鉤,且所述牽引鉤與牙冠外形貼合。
可選地,每個所述連接桿上設有兩個雙曲舌簧,以抵靠與所述連接桿位于同側的所述切牙。
可選地,所述雙曲舌簧及所述螺旋開大器均與所述連接桿通過焊接連接。
可選地,所述螺旋開大器包括螺桿、導向桿及一對連接體,所述螺桿的中部設有旋轉裝置,所述螺桿的位于所述旋轉裝置兩側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一對連接體分別通過螺紋孔套設于所述螺桿且分別位于所述旋轉裝置的兩側,所述導向桿貫穿所述一對連接體,并且能夠在所述一對連接體中滑動,每個所述連接體連接于一個所述固位組件的連接桿上。
可選地,所述牽引鉤的鉤體為圓柱狀,且直徑為1.3mm-1.7mm。
可選地,所述雙曲舌簧包括波浪形金屬絲,所述金屬絲的直徑為0.5mm-0.9mm。
可選地,所述連接桿為圓柱型桿,其直徑為2.3mm-2.7mm。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前方牽引口內裝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獲取患者口腔掃描模型;
2)在所述口腔掃描模型上建立一對固位組件的虛擬模型;
3)輸出所述虛擬模型的三維圖像數據;
4)根據所述虛擬模型的三維圖像數據制得一對固位組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未經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18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印刷設備、封框膠印刷裝置
- 下一篇:磁場激勵激光增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