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寬帶信道化接收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51512.3 | 申請日: | 2020-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66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李白宇;韓達明;董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B10/61 | 分類號: | H04B10/6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宇楊 |
| 地址: | 10008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寬帶 信道 接收機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寬帶信道化接收機,包括光鎖相穩頻模塊,以及順次連接的光梳生成模塊、線性調制及解復用模塊和正交混頻及解調模塊;其中,所述光梳生成模塊用于基于兩個波長不同的光纖激光器發射的激光,分別生成信號光梳和本振光梳,所述光鎖相穩頻模塊用于保持所述信號光梳的第一信號梳齒和所述本振光梳的第一本振梳齒的頻率對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寬帶信道化接收機,提高了單個光梳的梳齒功率,進而提高了信道化信號的信噪比,同時提高了光梳梳齒的頻譜利用率,降低了光梳梳齒的數量要求,并且避免了周期性濾波過程產生的濾波帶寬較寬,中心波長漂移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寬帶信道化接收機。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無論是生活中常用的通信導航識別技術,還是現代電子戰爭中雷達偵察技術,所需處理的信號帶寬都在不斷增加,載波的頻率也在不斷提升。因此,將高頻寬帶射頻信號(幾十吉赫)進行信道化接收從而轉換為頻率較低的中頻信號是非常必要的。傳統電子技術信道化接收機利用模擬電子器件進行下變頻,該方法存在器件體積龐大、帶寬范圍有限、高損耗和無法應對強干擾的電磁環境等問題,已經難以滿足日益發展的射頻系統的要求。隨著光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微波光子學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通過利用光子技術具有低損耗、尺寸小、寬帶和抗干擾等優勢,微波光子學突破了傳統電子技術在微波工程中遇到的技術瓶頸。
目前,許多微波光子信道化方法被用于射頻信號的下變頻接收,其中基于光頻率梳的信道化方案被廣泛研究。現有的一種基于光頻率梳的信道化測量系統由于信號光頻率梳和本振光頻率梳的自由光譜范圍的差異,不同頻點處的射頻信號被劃分到不同信道,光梳齒的頻譜利用率不高。另一種射頻信道化方法利用周期性濾波裝置減小本振光梳的梳齒間隔,但是現有的周期性濾波裝置,存在濾波帶寬較寬,中心波長漂移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寬帶信道化接收機,用以解決現有的基于光頻率梳的信道化方案光梳齒頻率利用率不高,利用周期性濾波裝置導致的濾波帶寬較寬、中心波長漂移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寬帶信道化接收機,包括光鎖相穩頻模塊,以及順次連接的光梳生成模塊、線性調制及解復用模塊和正交混頻及解調模塊;
其中,所述光梳生成模塊用于基于兩個波長不同的光纖激光器發射的激光,分別生成信號光梳和本振光梳,所述光鎖相穩頻模塊用于保持所述信號光梳的第一信號梳齒和所述本振光梳的第一本振梳齒的頻率對齊。
進一步地,所述光鎖相穩頻模塊與所述線性調制及解復用模塊連接;
所述線性調制及解復用模塊將所述信號光梳的第一信號梳齒的部分信號功率,以及所述本振光梳的第一本振梳齒的部分本振功率輸入至所述光鎖相穩頻模塊,以供所述光鎖相穩頻模塊基于所述部分信號功率和所述部分本振功率,保持所述信號光梳的第一信號梳齒和所述本振光梳的第一本振梳齒的頻率對齊。
進一步地,所述光鎖相穩頻模塊分別與所述光梳生成模塊的本振輸出端口和所述線性調制及解復用模塊的解復用輸入端口連接;
所述本振輸出端口輸出的本振光梳,經過所述光鎖相穩頻模塊調整所述本振光梳的相位后,輸入至所述解復用輸入端口。
進一步地,所述光鎖相穩頻模塊與所述光梳生成模塊的本振光纖激光器連接;
所述光鎖相穩頻模塊用于調整所述本振光纖激光器的輸出頻率。
進一步地,所述正交混頻及解調模塊對所述信號光梳的每一信號梳齒和所述本振光梳的每一本振梳齒進行正交混頻和解調,得到每一通道的通道接收信號;
其中,任一通道的帶寬為所述本振光梳的本振梳齒頻率間隔與所述信號光梳的信號梳齒頻率間隔之差;
任一通道內接收到的信號頻率范圍是基于所述任一通道對應的所述本振梳齒與所述信號梳齒的頻率差,以及所述任一通道的帶寬確定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15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