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區塊鏈健康狀態評估方法及區塊鏈動態錨定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50585.0 | 申請日: | 2020-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002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風;趙赫;譚海波;許金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中科智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1 | 分類號: | G06F16/21;G06F16/27;G06Q20/38;G06Q40/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謝永 |
| 地址: | 231283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區塊 健康 狀態 評估 方法 動態 錨定 系統 | ||
1.一種區塊鏈健康狀態評估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采集區塊鏈狀態數據;
該步驟中,針對所要評估的所有區塊鏈,采集每條區塊鏈當前時刻下的區塊鏈狀態數據;所采集的區塊鏈狀態數據包括市值、交易費用、區塊利用率和區塊交易總數中的一種或多種;
步驟S2、計算健康指數;
根據所采集的區塊鏈狀態數據,計算區塊鏈的健康指數;
步驟S2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21、數據整理,即對區塊鏈狀態數據進行預處理;
經步驟S21處理后的市值數據為M(t)′,交易費用數據為F(t),區塊利用率數據為U(t),以及區塊交易總數數據為T(t);
步驟S22、數據標準化,即對經步驟S21中預處理后的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
經步驟S22處理后的市值數據為M(t)′,交易費用數據為F(t)′,區塊利用率數據為U(t)′,以及區塊交易總數數據為T(t);
步驟S23、計算區塊鏈健康指數;
步驟S23中,根據歸一化處理后的市值數據M(t)′、區塊交易總數數據T(t)′、區塊利用率數據U(t)′和交易費用數據F(t)′,即可構建所要評估的所有區塊鏈的觀測矩陣:
之后,構建調整參數矩陣[θ1 θ2 θ3 θ4],即可獲取每條區塊鏈的t時刻的健康指數I(t),I(t)=θ1M(t)′+θ2T(t)′+θ3F(t)′+θ4U(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區塊鏈健康狀態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1中,對t時刻市值數據的處理公式為:M*(t)=βM*(t-1)+(1-β)M(t),M*(t)表示t時刻處理后的市值數據,M(t)表示t時刻實際的市值數據,M*(t-1)表示t-1時刻處理后的市值數據,系數β表示加權下降的快慢,β在區間[0,1]中取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區塊鏈健康狀態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1中,對t時刻交易費用數據的處理公式為:F(t)表示t時刻處理后的交易費用數據,feej表示區塊鏈中連續的1-n個區塊中的第i(i∈[1,n])個區塊中第j(j∈[1,m])條交易的實際交易費用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區塊鏈健康狀態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1中,對t時刻區塊利用率數據的處理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211,計算t時刻前區塊鏈中某一區塊的平均利用率,計算公式為:
size_used與gas_used分別為BTC架構區塊鏈和ETH架構區塊鏈的區塊容量實際使用值,size與gas_limit為區塊容量上限;
步驟S212,計算區塊鏈中的連續的n個區塊在t時刻前的平均利用率,計算公式為:U(t)即為t時刻處理后的區塊利用率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區塊鏈健康狀態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1中,對t時刻區塊交易總數數據的處理公式為:T(t)表示t時刻處理后的區塊交易總數數據,Count(Ti)表示第i區塊中交易數數據,n表示區塊鏈中連續的n個區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區塊鏈健康狀態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2中,
對t時刻處理后的市值數據M*(t)和區塊交易總數數據T(t)的歸一化處理公式為:
對t時刻處理后的區塊利用率數據U(t)和交易費用數據F(t)的歸一化處理公式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中科智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中科智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05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