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鉆孔窺視儀的水力壓裂軌跡確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50233.5 | 申請日: | 2020-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20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襄禹;張飛騰;伊文港;柏建彪;吳文達;王共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B43/26 | 分類號: | E21B43/26;E21B7/04;E21B47/002;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陸志斌 |
| 地址: | 221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鉆孔 窺視 水力 軌跡 確定 方法 | ||
1.一種基于鉆孔窺視儀的水力壓裂軌跡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預先根據設計方案在煤層的巷道施工壓裂鉆孔(1),以及通過對壓裂鉆孔(1)的切槽、封孔和定向水力壓裂形成定向壓裂裂隙軌跡(4);壓裂鉆孔(1)的壓裂鉆孔中心線(2)與水平面的夾角α;壓裂鉆孔(1)內的定向切槽點(3)距離壓裂鉆孔孔口(5)的長度L;
還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以壓裂鉆孔孔口(5)為中心,模擬出半徑為1.2L的輔助圓弧(6);
步驟二,在壓裂鉆孔(1)內的定向切槽點(3)上模擬出與壓裂鉆孔中心線(2)垂直的輔助直線(7);
步驟三,在輔助直線(7)上方的壓裂巖層內,壓裂鉆孔中心線(2)以角度θ間隔旋轉,且與輔助圓弧(6)相交構成第一輔助圓交點(C1)、第二輔助圓交點(C2)、第三輔助圓交點(C3)和第四輔助圓交點(C4);
步驟四,壓裂鉆孔孔口(5)分別與第一輔助圓交點(C1)、第二輔助圓交點(C2)、第三輔助圓交點(C3)和第四輔助圓交點(C4)相連,構成第一窺視鉆孔(K1)、第二窺視鉆孔(K2)、第三窺視鉆孔(K3)和第四窺視鉆孔(K4)的鉆孔路徑,且鉆孔路徑分別與輔助直線(7)相交于第一輔助線交點(N1)、第二輔助線交點(N2)、第三輔助線交點(N3)和第四輔助線交點(N4);
步驟五,對第一窺視鉆孔(K1)、第二窺視鉆孔(K2)、第三窺視鉆孔(K3)和第四窺視鉆孔(K4)分別進行鉆孔施工,形成窺視孔;
步驟六,利用鉆孔窺視儀依次對第一窺視鉆孔(K1)和第二窺視鉆孔(K2)的裂隙發育進行觀測,并根據標準評價;
再對第三窺視鉆孔(K3)和第四窺視鉆孔(K4)的裂隙發育進行觀測,并根據標準評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鉆孔窺視儀的水力壓裂軌跡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θ等于或小于壓裂鉆孔中心線(2)與水平面的夾角α的1/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鉆孔窺視儀的水力壓裂軌跡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窺視鉆孔之間的施工間隔是0.3~0.5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鉆孔窺視儀的水力壓裂軌跡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六所述評價的標準包括:
分析第一輔助線交點(N1)、第二輔助線交點(N2)沿著相應窺視孔軸向前后0.3m處是否有水力裂隙;
若第一窺視鉆孔(K1)和第二窺視鉆孔(K2)孔內無裂隙發育,評價結果是:定向水力壓裂無效果,軌跡擴展范圍很小;
若第一窺視鉆孔(K1)和第二窺視鉆孔(K2)僅有一個孔內有裂隙發育或是裂隙呈非對稱分布,評價結果是:定向水力壓裂效果差,軌跡擴展范圍較小;
若裂隙呈對稱分布,則定向水力壓裂有效果,需要進一步分析距離壓裂鉆孔孔口較遠的第三輔助線交點(N3)和第四輔助線交點(N4)沿著相應窺視孔軸向前后前后0.5m處是否有水力裂隙發育;
若第三窺視鉆孔(K3)和第四窺視鉆孔(K4)兩孔內相應位置均無裂隙發育,評價結果是:定向水力壓裂效果一般,軌跡擴展范圍適中;
若第三窺視鉆孔(K3)和第四窺視鉆孔(K4)僅有一個孔內相應位置存在裂隙發育,評價結果是:定向水力壓裂效果較好,軌跡擴展范圍較大;
若第三窺視鉆孔(K3)和第四窺視鉆孔(K4)兩個孔內相應位置均存在裂隙發育,評價結果是:定向水力壓裂效果很好,軌跡貫穿壓裂巖層,能夠有效實現定向壓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023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聲換能器
- 下一篇:基于嵌入式平臺的通用卷積神經網絡運算架構與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