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鐵區間分離式廢水泵房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50055.6 | 申請日: | 2020-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873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相宇;周燦朗;林湘;潘茜;于清平;丁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6/02 | 分類號: | E21F16/02;E21D13/02;E21D13/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劉慧麗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樂從社區居民委員會東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鐵 區間 分離 廢水 泵房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鐵區間分離式廢水泵房結構,包括隧道最低點處的鋼管片襯砌,所述鋼管片外周土體進行注漿加固,鋼管片的下部預留有頂進孔,所述鋼管片內可拆安裝有鋼支架,所述鋼支架上設有頂進結構,所述頂進結構包括匹配設在所述頂進孔處的頂管和驅動所述頂管從頂進孔進入鋼管片下部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與頂管之間還設置有管節,收縮所述驅動機構以拼接所述管節。利用本發明的地鐵區間分離式廢水泵房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每條區間隧道最低點的鋼管片的底部設置一個廢水泵房,其空間較小,避免現有技術中廢水泵房體積大、人工開挖容易發生涌水涌砂、地基失穩風險的缺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鐵區間隧道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地鐵區間分離式廢水泵房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為了收集地鐵區間隧道滲漏水和消防廢水,需在區間隧道最低點設置廢水泵房。廢水泵房主要由集水池、排水泵及壓力排水管路組成。由于地鐵盾構區間軌道的高度為760mm左右,并采用鋼筋混凝土整體道床,軌下空間及高度有限,在盾構隧道斷面內布置廢水泵房困難。現有技術中普通地鐵區間廢水泵房采用與聯絡通道合建方式,即在聯絡通道下方挖掘布置,再施作鋼筋混凝土底板及側墻,廢水從道床排水溝經預埋鋼管流向集水池,然后經排水泵提升后排出。這種地鐵區間廢水泵房,由于兩條地鐵區間隧道的廢水均排入該廢水泵房內,因此廢水泵房的容積要求較大,其相應的開挖范圍和深度也較大,施工過程中易發生涌水涌砂、地基失穩風險;另外,廢水泵房排水管通常設置在聯絡通道結構外側,排水管需從鋼管片穿過地層進入泵房內,排水管施工時易發生涌水涌砂風險;此外,現有技術中,用于收集區間廢水的廢水泵房與用于區間疏散的聯絡通道合建,因廢水泵房必須設置在區間最低點處,因此也極大限制了聯絡通道的位置選擇,有時甚至因此而多設聯絡通道以滿足區間疏散要求,造成工程浪費。因此,需要一種施工效率高、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地鐵區間廢水泵房結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避免施工過程中的涌水涌砂、地基失穩風險,且將區間廢水收集功能與區間疏散功能分離的地鐵區間分離式廢水泵房結構;本發明的另外一個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地鐵區間分離式廢水泵房結構的施工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地鐵區間分離式廢水泵房結構,包括隧道鋼管片襯砌,所述鋼管片外周土體進行注漿加固,鋼管片的下部預留有頂進孔,所述鋼管內可拆安裝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設有頂進結構,所述頂進結構包括匹配設在所述頂進孔處的頂管和驅動所述頂管從頂進孔進入鋼管片下部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與頂管之間還設置有管節,收縮所述驅動機構以拼接所述管節。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支架上水平布置有反力座,所述驅動機構為四個對稱布置的油缸及四個對稱布置的千斤頂,所述頂管的頂部設有頂鐵,所述千斤頂的伸出端平行豎直連接在頂鐵上,所述千斤頂的固定端固定在反力座的底部。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支架為井字型鋼支撐支架,所述反力座的上部與所述支架通過加強反力撐連接,所述加強反力撐為四個,四個加強反力撐分別設置連接在反力座上與四個所述千斤頂相對的位置上。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管節的開口處與所述頂鐵可拆連接,所述管節頂進到設計位置后拆卸掉所述頂鐵。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管節的開口的邊緣設有連通所述鋼管片內部與所述管節內部的排水管。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頂進孔的邊緣與頂管或管節的外壁之間預留環狀間隙,所述環狀間隙的底部設有與所述鋼管平齊的擋板,所述環狀間隙內設有止水環。
一種地鐵區間分離式廢水泵房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在地鐵盾構隧道及聯絡通道施工完成后,利用鋼管片上預留的注漿孔和頂進孔,通過注漿孔對鋼管外側注入水泥漿液以形成加固體;在鋼管片內架設支架,支架上安裝頂進機構,頂進機構的頂管布置在頂進孔處;
S2,頂管頂進一段距離之后,收縮千斤頂,拆除頂進機構與頂管的連接,在頂進機構與頂管之間安裝管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佛山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5005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