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軌道巡檢成像控制信號發生器、產生方法和軌道巡檢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48629.6 | 申請日: | 2020-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196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左麗瑪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精工華耀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K9/08 | 分類號: | B61K9/08;B61K9/10;B61C17/00;G06K9/00;G06Q1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軌道 巡檢 成像 控制 信號發生器 產生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軌道巡檢成像控制信號發生器、產生方法和軌道巡檢系統,該信號發生器包括加速度計、瞬時速度計算與信號發生模塊,綜合利用MVB總線獲取的列車速度和加速度計信號,實時、準確地計算列車任意運動狀態下的瞬時速度,基于瞬時速度、根據巡檢成像系統里程脈沖信號分辨率需求,實時產生巡檢成像系統線陣掃描控制信號,使掛載于列車上的巡檢成像系統對軌道進行均勻掃描成像,獲取軌道表面二維或三維數據,用于軌道病害檢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軌道巡檢成像控制信號發生器、產生方法和軌道巡檢系統。
背景技術
軌道交通是我們交通運輸的支撐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出行等諸多方面發揮著巨大價值。軌道作為軌道交通的基礎設施,其性能狀態與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密切相關。地鐵經長時間運行后,由于列車行軋、地基沉降、材料老化等多種原因,軌道狀態會逐漸惡化,隨機出現軌距改變、鋼軌斷裂、扣件失效等多種病害,若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便有可能釀成列車脫軌等重大交通事故。因此,軌道檢測維護工作對于地鐵安全運營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國內外以圖像處理技術為核心的大型綜合檢測車在高鐵建設項目中獲得應用。典型產品有中國鐵科院研制的“軌道狀態巡檢系統”、美國ENSCO公司生產的“TCIS軌道部件成像系統”、意大利MERMEC公司生產的“V-CUBE軌道檢測系統”、英國Rial-Vison公司生產的“TrackImaging軌道成像系統”等。這些設備除了技術指標和部分功能外,工作原理和系統結構大同小異,都是通過在軌檢車底部安裝多臺高速相機,連續拍攝軌道表面的序列圖像,存儲之后再利用計算機通過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的方法檢測出其中的異常情況。
這類大型綜合檢測車主要用于新建線路的竣工驗收以及重要干道的定期檢查,在滿足城市軌道交通日常巡檢要求方面還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1)綜合檢測巡檢車數據處理時效性差。目前,綜合檢測巡檢車中巡檢系統的數據處理方式為離線后處理,在檢測結束后,由人工拷貝巡檢數據,導出巡檢視頻,二次進行人工分析。在綜合檢測車實際運行中,從開始檢測到拿到檢測結果,約有1天延時,若出現較大或者重大缺陷則錯過了第一發現時間,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綜合檢測巡檢車開行頻次覆蓋率較低。目前,綜合檢測巡檢車每條線每月巡檢頻率為1~2次,每月巡檢覆蓋率僅為6%,隨著線網運營規模急速擴充,天窗點資源十分貧乏,天窗點時間短、計劃少,綜合檢測巡檢車開行軌道巡檢難上加難,前期在10號線金花站出現軌道扣件多處彈條遺失事件,暴露出了巡檢覆蓋率不足帶來的漏檢弊端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專利CN201910331806.1提出了一種用于軌道巡檢的可拆卸小車,該小車掛載視覺成像模塊對軌道進行成像,可實現軌道日常巡檢。但是,這種軌道巡檢小車需要占用“夜間檢修窗口期”。而夜間檢測窗口期對軌道巡檢和維修非常重要。如何實現軌道日常巡檢、并且不占用夜間檢修窗口期,是提升城市軌道巡檢水平的重要努力方向。
為滿足每日巡檢需求、且不占用夜間檢修窗口期,本發明提供一種掛載電客車軌道巡檢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精工華耀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精工華耀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86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