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醫用測溫護目鏡及體溫監測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48040.6 | 申請日: | 2020-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4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馬曉楠;季興哲;姚翠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K13/00 | 分類號: | G01K13/00;G01K1/02;G01D21/02;A61F9/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馬貴香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用 測溫 護目鏡 體溫 監測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醫用測溫護目鏡及體溫監測系統,包括:護目鏡主體及設置在護目鏡主體上的光學鏡片、測溫探頭、電路單元和電源裝置;所述測溫探頭采集護目鏡佩戴者額頭的模擬溫度信號,并將模擬溫度信號傳輸給所述電路單元;所述電路單元將模擬溫度信號進行數字化處理,得到體溫信息,并將體溫信息與正常體溫閾值進行比較,若體溫信息超出正常體溫閾值范圍則形成告警信息,電路單元將體溫信息和告警信息發送給光學鏡片內部的液晶顯示模塊;液晶顯示模塊接收所述電路單元發送的體溫信息和告警信息并進行顯示。本發明讓佩戴者了解自己的體溫信息。當電路單元將信息傳輸給體溫監測系統時,便于后端操作人員隨之掌握佩戴體溫信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用護目鏡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醫用測溫護目鏡及體溫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幾年環境污染,誤食野生動物等原因導致傳染病頻發,而傳染病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及患者家屬等周邊人員經常因防護措施不到位引起感染,并在感染初期不能被及時發現而導致一部分感染后的人員不能及時就診,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體溫作為人體一個最常用也最重要的一個生理特征指標,是快速判斷生命體征正常與否的一個重要途徑。目前針對大面積篩查體溫,經常用到的是紅外體溫槍、水銀體溫計等傳統測溫裝置,水銀體溫計適合居家及門診測量,紅外體溫槍適合大面積人群快速測量。然而這些測量方法在醫療環境中并不是適用。首先,傳染病醫院的醫護人員工作期間均著防護服、護目鏡、手套等防護用具,水銀體溫計、測溫槍等不能達到方便測量的效果;其次,由于傳染病醫療機構的特殊工作環境,現有測溫的技術手段不能做到隨時測量,并告知體溫信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醫護人員及患者家屬在著全身防護服時不能隨時掌握個人體溫信息的問題,提供一種醫用測溫護目鏡及體溫監測系統。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醫用測溫護目鏡,包括:護目鏡主體及設置在護目鏡主體上的光學鏡片、測溫探頭、電路單元和電源裝置;光學鏡片內部設有液晶顯示模塊;
所述測溫探頭設置在護目鏡主體與護目鏡佩戴者額頭相對的位置上,用于采集護目鏡佩戴者額頭的模擬溫度信號,并將模擬溫度信號傳輸給所述電路單元;
所述電路單元,用于接收測溫探頭發送的模擬溫度信號并進行數字化處理,得到體溫信息,并將體溫信息與正常體溫閾值進行比較,若體溫信息超出正常體溫閾值范圍則形成告警信息,電路單元將體溫信息和告警信息發送給光學鏡片內部的液晶顯示模塊;
所述光學鏡片內部的液晶顯示模塊,用于接收所述電路單元發送的體溫信息和告警信息并進行顯示;
所述電源裝置,用于為所述電路單元供電。
優選的,護目鏡主體外表面上還設置有LED顯示器;電路單元還將體溫信息和告警信息發送給LED顯示器;LED顯示器用于接收電路單元發送的體溫信息和告警信息并進行顯示。
優選的,所述電源裝置為可充電電源。
進一步的,還包括充電裝置,用于為電源裝置充電。
優選的,還包括有線數據下載接口,用于下載所述電路單元中的信息。
優選的,還包括告警指示燈,當電路單元形成告警信息時,電路單元發送控制指令給告警指示燈,告警指示燈根據接收的控制指令進行高頻閃爍。
優選的,還包括定位單元和無線通信單元;
所述定位單元,用于采集護目鏡佩戴者的位置信息,并將位置信息發送給所述電路單元;
所述無線通信單元,用于電路單元的無線通信。
一種體溫監測系統,包括所述的醫用測溫護目鏡,以及后端監測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80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水潤滑軸承磨損的試驗裝置
- 下一篇:定量自毀注射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