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維持骨高度的種植體體部有效
申請號: | 202010147887.2 | 申請日: | 2020-03-05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499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發明(設計)人: | 蔣欣泉;張文杰;殷實;孫寧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主分類號: | A61C8/00 | 分類號: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嚴晨;許亦琳 |
地址: | 20001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維持 高度 種植 體體部 | ||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維持骨高度的種植體體部。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維持骨高度的種植體體部,包括體部本體,所述體部本體的側壁上設有多個孔道,所述孔道的孔徑為≤750μm。本發明所提供的種植體體部及通過其構建的口腔種植體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具有孔道結構口腔種植體給予新生骨組織長入空間,維持種植體周圍骨高度,促進種植體周圍骨組織進行快速良好骨整合,使得植入的種植體具有良好的初期穩定性以及較優的成功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維持骨高度的種植體體部。
背景技術
種植牙作為牙齒缺失的修復方式之一,由于其安全有效、美觀舒適等特點,越來越受到醫生和患者的青睞。但種植體并非永久性的,同天然牙齒一樣依附于牙槽骨和頜骨的支持,且種植體邊緣骨吸收的情況不可避免,種植體周圍炎會加速這一過程,隨著種植體周圍骨組織的吸收,種植體也會松動脫落、最終失敗;種植體周圍骨組織吸收情況也一直被作為種植成功重要判斷標準之一(垂直方向的骨吸收不超過種植手術完成時植入在骨內部分長度的1/3)。為此,減少種植體邊緣骨吸收、維持垂直骨高度對于延長種植體使用壽命意義重大。目前常通過不同頸部生物封閉和螺紋設計等的調整來減少邊緣骨吸收,但現有骨吸收控制效果不能完全滿足臨床需求且缺少更多的調控手段和進一步的優化策略。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維持骨高度的種植體體部,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用于維持骨高度的種植體體部,其特征在于,包括體部本體,所述體部本體的側壁上設有多個孔道,所述孔道的孔徑為≤750μm。
在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體部本體的形狀為柱形,優選的,所述體部本體的形狀為圓柱形。
在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體部本體的側壁上,孔道所占的面積比例為≤30%。
在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孔道貫穿所述體部本體。
在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孔道在所述體部本體的橫截面上交叉分布。
在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孔道在所述體部本體的橫截面上直線延伸。
在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孔道在所述體部本體的橫截面上十字分布。
在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中,在體部本體的軸向方向上,各十字分布的孔道結構之間的間距為1~2mm。
在本發明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體部本體的材料為3D打印材料。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所述的用于維持骨高度的種植體體部在制備用于維持骨高度的口腔種植體中的用途。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口腔種植體,所述口腔種植體包括所述的用于維持骨高度的種植體體部,還包括與所述種植體體部連接的基樁。
附圖說明
圖1顯示為本發明種植體體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顯示為本發明種植體體部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3顯示為本發明十字孔道口腔種植體通過3D激光熔融打印鈦粉末制備過程示意圖。
圖4顯示為本發明三種尺寸十字孔道口腔種植體示意圖。
圖5顯示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不同孔徑孔道結構口腔種植體植入犬下頜骨手術過程示意圖。
圖6顯示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將不同孔徑十字孔道口腔種植體植入犬下頜骨后,3個月后,各組別新骨形成期后的Micro-CT掃描重建測量結果。
圖7顯示為本發明實施例2將不同孔徑十字孔道口腔種植體植入犬下頜骨后,3個月后,各組別口腔種植體周圍骨組織高度垂直降低統計圖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未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788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