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偏癱患者痙攣恢復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47758.3 | 申請日: | 2020-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666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楊健;楊留才;楊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H1/02 | 分類號: | A61H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大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 地址: | 224008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偏癱 患者 痙攣 恢復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偏癱患者痙攣恢復裝置,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包括:床體,包括床板;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分別可移動地設置于床體的兩側,第一擋板下側設置有擋板驅動機構,擋板驅動機構能夠驅動第一擋板在床板寬度方向上移動;提肩機構,可移動地設置于床板靠近床頭的一端,能夠帶動患者患側肩部上提;手臂拉伸機構,設置于床板上方,能夠帶動患者患側的手腕向另一側的肩部移動;該裝置具有提肩機構、手臂拉伸機構和可以通過移動擠壓患者的擋板,能夠方便的通過提拉患者肩部和手臂和反復擠壓患者的手臂和軀干來幫助患者緩解軀干和手臂的痙攣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偏癱患者痙攣恢復裝置。
背景技術
腦血管意外病變已經成為人類的一大殺手,引起的偏癱患者數量也持續增加;此類偏癱患者在急性期治療出院后,不再進行醫院內的治療,需要在醫院內在康復醫生的指導下或在患者家屬的協助下進行康復訓練,從而恢復患者的日常生活行為能力。偏癱患者癱瘓初期,患者的軀干和肢體容易出現痙攣,目前多數家屬對于患者的痙攣情況無能為力,而頻繁的前往醫院治療又對家庭生活造成很多的麻煩和不便,并且增加治療費用;患者軀干和肢體的痙攣如果得不到足夠的重視,不僅患者痛苦不堪,還影響患者的后期恢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偏癱患者難以在家中緩解痙攣的情況,提供一種偏癱患者痙攣恢復裝置,具有提肩機構、手臂拉伸機構和可以通過移動擠壓患者的擋板,能夠方便的通過提拉患者肩部和手臂和反復擠壓患者的手臂和軀干來幫助患者緩解軀干和手臂的痙攣現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偏癱患者痙攣恢復裝置,包括:
床體,包括床板;
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分別可移動地設置于所述床體的兩側,所述第一擋板下側設置有擋板驅動機構,所述擋板驅動機構能夠驅動所述第一擋板在所述床板寬度方向上移動;
提肩機構,可移動地設置于所述床板靠近床頭的一端,能夠帶動患者患側肩部上提;
手臂拉伸機構,設置于所述床板上方,能夠帶動患者患側的手腕向另一側的肩部移動。
可選地,所述床板兩側均設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下端均設置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與所述第一滑槽滑動配合。
可選地,所述擋板驅動機構包括:
滑動槽,貫穿所述床板,設置于所述床板的中部;
驅動塊,滑動設置于所述滑動槽內,上端與所述第一擋板相連接,下端設置有第一齒條;
第一伺服電機,通過第一電機安裝架安裝在所述床板下側,輸出端上連接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一齒條嚙合。
可選地,所述床板兩側均開設有收納槽,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分別滑動設置于兩個所述收納槽內,所述第一擋板為L型可折疊式結構,包括:
第一板,水平設置于所述收納槽內;
第二板,與所述第一板轉動連接;
支撐板,設置于所述第二板的一側,與所述第二板轉動連接;
所述第二擋板與所述第一擋板結構相同對稱布置。
可選地,所述支撐板嵌合設置于所述第二板內部,通過鉸鏈與所述第二板轉動連接,所述支撐板表面與所述第二板表面平齊。
可選地,所述提肩機構包括:
第一支架,可移動地設置于床板上側;
第一轉臂,一端轉動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
第一氣缸,殼體端與所述第一轉臂的另一端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未經江蘇醫藥職業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775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獨立光控和通風的節律箱設備
- 下一篇:一種用于叉車貨叉貨物檢測裝置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