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醫用腰椎穿刺器在審
申請號: | 202010147673.5 | 申請日: | 2020-03-05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80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旦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A61B5/03;C09D163/00;C09D5/08;C09D7/61;C09D7/63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401553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醫用 腰椎 穿刺 | ||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醫用腰椎穿刺器,包括針體、針柄、針芯和針座,針體的下端固定于針柄上端且針體的內腔Ⅰ與針柄的內腔Ⅱ相連通,針芯同軸滑動設于內腔Ⅰ及內腔Ⅱ且其下端固定于針座,針柄上還設有與內腔Ⅱ連通的流通孔;針芯上設有指示色塊Ⅰ,針柄上設有一透明窗口,且透明窗口設有指示色塊Ⅱ,當針芯沿內腔Ⅱ移出流通孔所在的位置時指示色塊Ⅰ對準指示色塊Ⅱ;針體上設有刻度層;針體和針芯的表面均設有抗老化防護層,抗老化防護層經由涂覆抗老化涂料而形成。本發明有利于醫師把控針芯抽出的距離及針體的穿刺深度,同時針體及針芯部分抗老化性能和耐腐蝕性能較優,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醫用腰椎穿刺器。
背景技術
醫療設備是輔助臨床醫生進行診斷及治療的重要儀器,其方便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直接決定了臨床診療的順利與否。腰椎穿刺術是神經科臨床常用的檢查方法之一,在蛛網膜下腔出血、顱內感染、炎性脫髓鞘病、周圍神經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傳統臨床使用的腰椎穿刺器(腰椎穿刺針)一般包括中空的針體、針芯和針座,針芯嵌套于針體內部且尾端與針座相固定,利用針體進行穿刺,穿刺后將針芯完全抽出后進行測壓、收集腦脊液或注射等進一步操作。
目前,為了避免因針芯完全抽離而產生污染,同時便于進行腦脊液壓力測定等操作,腰椎穿刺器的針體側部特別設計了與其空腔相通的通孔,從而形成了腦脊液流動的通道,進而完成觀察、測壓、留取標本、鞘內注射等操作。
然而,現有的腰椎穿刺器還普遍存在以下問題:第一,針芯抽出的距離不好把控,抽出過度則容易導致針芯脫出,容易產生污染,抽出不足則容易堵塞流動通道,妨礙下一步操作;第二,針體的穿刺深度很關鍵,但由于缺乏指示標記,不便于醫師對穿刺深度的把控,光憑手感容易出現失誤;第三,針體及針芯部分抗老化性能和耐腐蝕性能相對較差,其表面容易被銹蝕,縮短了其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醫用腰椎穿刺器,有利于醫師把控針芯抽出的距離及針體的穿刺深度,同時針體及針芯部分抗老化性能和耐腐蝕性能較優,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醫用腰椎穿刺器,包括針體、針柄、針芯和針座,所述針體的下端固定于針柄上端且針體的內腔Ⅰ與針柄的內腔Ⅱ相連通,所述針芯同軸滑動設于內腔Ⅰ及內腔Ⅱ且其下端固定于針座,所述針柄上還設有與內腔Ⅱ連通的流通孔;
所述針芯上設有指示色塊Ⅰ,所述針柄上設有一透明窗口,且透明窗口設有指示色塊Ⅱ,當所述針芯沿內腔Ⅱ移出流通孔所在的位置時所述指示色塊Ⅰ對準指示色塊Ⅱ;所述針體上設有刻度層;
所述針體和針芯的表面均設有抗老化防護層,所述抗老化防護層經由涂覆抗老化涂料而形成;
所述抗老化涂料由以下份數的原料組分組成:改性水性環氧樹脂乳液85份、磷酸鋯9份、群青9份、聚六亞甲基胍5份、石油磺酸鋇4.3份、羊毛脂鎂皂4.6份、十二烯基丁二酸4.0份、玻璃鱗片5.3份、乙烯基雙硬脂酰胺11份、單硬脂酸甘油酯3.2份、乳化劑2.0份、分散劑2.0份、成膜助劑1.6份、流平劑1.5份、消泡劑1.5份、表面活性劑1.6份和去離子水23份;
所述改性水性環氧樹脂乳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水性環氧樹脂乳液轉入反應釜中,并向反應釜中加入適量的單硬脂酸甘油酯和去離子水,并將反應釜內的溫度設置為75℃,通過攪拌器以420r/min的速率攪拌5min,完成對甲苯及環氧樹脂進行預混合,再在此溫度下將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基硅烷加入反應釜內,并以200r/min的速率混合攪拌10min,混合完成后將反應釜內的溫度設置為95℃,并在此溫度下反應10h,待反應結束后,反應釜內所得記為混合組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旦,未經張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767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