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節能焙燒爐陽極排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47620.3 | 申請日: | 2020-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68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濤;劉立春;陳長聲;劉瑞;李軍;龔思如;張守俊;王長虹;張延柱;付迎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21/08 | 分類號: | F27B21/08;F27D3/00;C25C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橋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洪余節 |
| 地址: | 251500 山東省德州***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能 焙燒 陽極 排出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節能焙燒爐陽極排出裝置,包括框架主體、集成于所述框架主體上部、并位于所述炭陽極輸入端的排塊機構;以及靠近所述框架主體的炭陽極輸出端的頂塊機構;所述頂塊機構通過頂升平臺油缸驅動其上端的升降平臺上下往復運動;所述頂塊機構的升降平臺向上移動以接收該裝置排出的炭陽極,所述頂塊機構的升降平臺向下移動以將接收的炭陽極輸送至工藝下游;本發明的排出裝置的炭陽極在排出過程中通過固定封料機構封住填充料,而側面的自動排料機構用以排出填充料,通過自動頂塊機構完成炭陽極的順利排出。整套裝置結構緊湊、炭陽極的排出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炭素陽極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節能焙燒爐陽極排出裝置。
背景技術
焙燒爐是炭素生產的大型專業非標設備,預焙陽極焙燒爐目前大多采用敞開式焙燒爐,屬于間歇式焙燒工藝。配套的設備有多功能天車、編解組設備、燃燒系統、排煙架及煙氣凈化系統等設備。
目前,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能耗高,天然氣消耗50~70m3/t;
爐體使用壽命低,只有8年或者更低的使用壽命;
維修費用高,一般第三年就開始維修,每條火道維修費用會達到4~6萬元;
生產管理難度大;
一次性投入高,焙燒爐投入占陽極工廠總投入的40%以上。
基于上述技術問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亟需研發一種能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裝置,以改善現有技術中排出系統不完善。導致焙燒爐運行不暢的弊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完成新型焙燒爐炭陽極的排出及填充料的有效回收,從而完成整套裝置的順利工作的新型節能焙燒爐陽極排出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一種節能焙燒爐陽極排出裝置,該裝置包括:
框架主體,所述框架主體的上端被配置為炭陽極輸入端,所述框架主體的下端被配置為炭陽極輸出端;
集成于所述框架主體上部、并位于所述炭陽極輸入端的排塊機構;以及
靠近所述框架主體的炭陽極輸出端的頂塊機構;
所述框架主體的上端接收上游工藝設備輸送的炭陽極,且接收的所述炭陽極通過所述排塊機構調整位置;
所述頂塊機構通過頂升平臺油缸驅動其上端的升降平臺上下往復運動;
所述頂塊機構的升降平臺向上移動以接收該裝置排出的炭陽極,所述頂塊機構的升降平臺向下移動以將接收的炭陽極輸送至工藝下游;
所述框架主體內沿工藝方向順次傳輸有兩塊炭陽極;
該裝置還包括:
自動頂塊機構;
所述自動頂塊機構集成于所述框架主體的下端,且傳輸至所述框架主體下部的炭陽極與所述自動頂塊機構接觸并通過所述自動頂塊機構支撐;
所述升降平臺通過所述自動頂塊機構的翻轉以接收炭陽極并將炭陽極輸送至工藝下游。
進一步的,所述框架主體為四邊形框架結構;
所述排塊機構為固定于所述框架主體上端的四邊框;
所述排塊機構的內側尺寸與炭陽極匹配以限制所述炭陽極的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框架主體的上部的側面集成有排料機構;
所述排料機構包括沿所述框架主體周向布置的排料框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索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76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