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船舶艏柱結構及其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47540.8 | 申請日: | 2020-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1971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吳俊紅;伍蓉暉;何小慧;呂志丹;伍廣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文沖船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1/06 | 分類號: | B63B1/06;B63B3/46;B63B73/43;B63B73/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黃國亮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船舶 結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船舶艏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心的框架構件,所述框架構件通過左側外板、右側外板、后橫向艙壁板、上方封板以及下方封板圍蔽而成;以及
縱向筋板,所述縱向筋板夾于所述左側外板和所述右側外板之間,所述左側外板前側邊與所述縱向筋板左端面焊接,所述右側外板前側邊與所述縱向筋板右端面焊接,所述上方封板以及所述下方封板均開設有供縱向筋板插入的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艏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構件內布置有至少一個加強構件,所述加強構件包括平臺板和第一連接筋板,所述平臺板具有左側邊、右側邊以及后側邊,所述第一連接筋板安裝在所述平臺板右側邊,所述平臺板左側邊與所述左側外板焊接固定,所述平臺板后側邊與所述后橫向艙壁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一連接筋板外側端面朝向所述右側外板,所述右側外板在相應所述第一連接筋板處分割成若干個拼接外板,所述拼接外板橫向側邊與所述第一連接筋板焊接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艏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板開設有供縱向筋板插入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船舶艏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橫向艙壁板右側邊安裝有第二連接筋板,所述右側外板后側邊與該第二連接筋板焊接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艏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封板以及所述下方封板均安裝有焊接襯板。
6.一種船舶艏柱結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以左側外板為胎架基面,將上方封板、下方封板、后橫向艙壁板以及縱向筋板安裝在左側外板內側;再安裝右側外板,將右側外板分別與上方封板、下方封板、后橫向艙壁板以及縱向筋板焊接固定,從而構成船舶艏柱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艏柱結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以左側外板為胎架基面,將加強構件、上方封板和下方封板安裝在左側外板內側面,所述加強構件截面呈T字狀,所述加強構件包括平臺板和第一連接筋板;
S2,將縱向筋板和后橫向艙壁板安裝在左側外板內側面,所述后橫向艙壁板右側邊安裝有第二連接筋板;
S3,安裝右側外板,所述右側外板包括若干個拼接外板,各拼接外板以相應第一連接筋板為依托,在外部將拼接外板進行拼接,從而使右側外板與加強構件焊接固定,將右側外板與后橫向艙壁板右側邊的第二連接筋板焊接;
S4,將縱向筋板26分別與左側外板21、右側外板22焊接固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船舶艏柱結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構件預先制作,將第一連接筋板焊接在平臺板右側邊;第二連接筋板預先焊接在后橫向艙壁板右側邊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艏柱結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板與所述左側外板采用雙面焊接,所述后橫向艙壁板與左側外板采用雙面焊接;上方封板、下方封板以及各平臺板均開設有供縱向筋板插入的凹槽,縱向筋板與上方封板、下方封板以及各平臺板接觸的凹槽處,三邊都雙面焊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艏柱結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縱向筋板與左側外板的焊縫以及縱向筋板與右側外板的焊縫均在外部單面施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文沖船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廣州文沖船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754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化學沉積制備具有高密度納米孿晶的銅針錐結構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電感的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