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脊椎骨折區域分析模型訓練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47315.4 | 申請日: | 2020-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014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7 |
| 發明(設計)人: | 顏立峰;何福金;劉小青;俞益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深睿博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杭州深睿博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10/774 | 分類號: | G06V10/774;G06V1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19 | 代理人: | 賈耀梅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區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脊椎 骨折 區域分析 模型 訓練 方法 裝置 | ||
1.一種脊椎骨折區域分析模型訓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脊椎骨折區域分析模型包括用于提取特征圖的骨椎主干網絡和分別與所述骨椎主干網絡連接的N個骨椎漸進層,所述骨椎漸進層配置為基于輸入的特征圖輸出包括骨折區域預測結果的輸出框,其中N為大于等于2的整數;
其中,所述訓練方法包括:
將基本框輸入所述骨椎主干網絡獲得的第一骨椎提取特征圖;
將所述第一骨椎提取特征圖輸入所述N個骨椎漸進層中的第一骨椎漸進層以獲得第一骨椎輸出框;
根據所述第一骨椎輸出框和骨折區域標準參考數據之間的差別調整第二骨椎漸進層的網絡參數,并將所述第一骨椎輸出框輸入所述骨椎主干網絡獲得第二提取特征圖;
將所述骨椎主干網絡輸出的第m骨椎提取特征圖輸入所述N個骨椎漸進層中的第m骨椎漸進層以獲得第m輸出框,其中,m為N≥m≥2的整數變量;以及
根據所述第m輸出框和椎體標準參考數據之間的差別調整第m+1輸出框的網絡參數,并根據所述第m輸出框基于所述骨椎主干網絡獲得第m+1提取特征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m輸出框基于所述骨椎主干網絡獲得第m+1提取特征圖包括:
根據所述第m輸出框和第q椎骨漸進層輸出的第q輸出框生成融合特征圖;以及
將所述融合特征圖輸入所述骨椎主干網絡以獲得所述第m+1提取特征圖;
其中,所述第q輸出框基于另一脊椎骨折區域分析模型的訓練過程獲取,所述另一脊椎骨折區域分析模型,包括用于提取特征圖的椎骨主干網絡和分別與所述椎骨主干網絡連接的P個椎骨漸進層,所述椎骨漸進層配置為基于輸入的特征圖輸出包括椎體區域預測結果的輸出框,其中P為大于等于2的整數;其中,所述另一脊椎骨折區域分析模型的訓練過程包括:
將基本框輸入所述椎骨主干網絡獲得的第一椎骨提取特征圖;
將所述第一椎骨提取特征圖輸入所述P個椎骨漸進層中的第一椎骨漸進層以獲得第一椎骨輸出框;
根據所述第一椎骨輸出框和椎體標準參考數據之間的差別調整第二椎骨漸進層的網絡參數,并將所述第一椎骨輸出框輸入所述椎骨主干網絡獲得第二提取特征圖;
將所述椎骨主干網絡輸出的第q椎骨提取特征圖輸入所述P個椎骨漸進層中的所述第q椎骨漸進層以獲得所述第q輸出框,其中,q為P≥q≥2的整數變量;以及
根據所述第q輸出框和骨折區域標準參考數據之間的差別調整第q+1輸出框的網絡參數,并根據所述第q輸出框基于所述椎骨主干網絡獲得第q+1提取特征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第m輸出框和第q椎骨漸進層輸出的第q輸出框生成融合特征圖包括:
以特征疊加或特征相加的方式融合所述第m輸出框和所述第q輸出框以生成所述融合特征圖。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基于放射平片確定所述基本框,其中,所述基本框為以每個像素點為中心的框。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對原始數據進行篩選以獲得具有統一數據格式的所述放射平片;
對所述具有統一數據格式的所述放射平片進行標記;以及
將標記后的所述放射平片由所述統一數據格式轉換為滿足計算機識別處理需求的自然圖像格式。
6.一種脊椎骨折區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放射平片輸入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訓練建立的脊椎骨折區域分析模型;以及
將所述N個骨椎漸進層中最后一個漸進層輸出的輸出框作為最終骨折區域預測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深睿博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杭州深睿博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深睿博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杭州深睿博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731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