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行人過街路燈自動調節裝置及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2010147300.8 | 申請日: | 2020-03-05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645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發明(設計)人: | 吳建清;齊曉琳;宋修廣;張宏博;王旭;皮任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主分類號: | F21S9/03 | 分類號: | F21S9/03;F21V23/04;F21V23/00;F21V33/00;G08G1/07;G08G1/095;F21W131/103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陳曉敏 |
地址: | 250002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行人 街路 自動 調節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行人過街路燈自動調節裝置及方法,包括第一燈桿,第一燈桿設置第一路燈和信號燈,所述第一路燈和信號燈均與上位機連接,所述第一燈桿還設置行人過街監測系統,行人過街監測系統與上位機連接,行人過街監測系統采集行人所在位置的信息,并將其傳輸給上位機,上位機獲取行人所在的位置區域,控制信號燈調整顏色、第一路燈調整亮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交通工程、信息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行人過街路燈自動調節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公路運輸因其速度較快、運輸靈活的優點發展迅速。然而,無論在城市道路還是公路的使用過程中,總會出現行人橫穿道路、工人清潔維修道路以及野生動物橫穿道路等情況,這導致司機在駕駛途中極易受到干擾,嚴重時容易釀成重大交通事故,危害行人以及駕駛員的生命安全。
目前對于這樣的情況采取的應對方法是添加交通信號燈,但其主要作用是對行人以及車輛進行秩序化燈放行,發明人發現,無論是紅綠燈還是人行橫道信號燈,對于人流量較小的城市道路或公路并不適用,甚至會起到降低運輸效率以及增加公路成本的反作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行人過街路燈自動調節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可以通過監測設備識別路邊行人,通過調節路燈亮度提示駕駛員前方是否有行人過街,以便駕駛員及時調節車速,保障行車安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第一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行人過街路燈自動調節裝置,包括第一燈桿,第一燈桿設置第一路燈和信號燈,所述第一路燈和信號燈均與上位機連接,所述第一燈桿還設置行人過街監測系統,行人過街監測系統與上位機連接,行人過街監測系統采集行人所在位置的信息,并將其傳輸給上位機,上位機獲取行人所在的位置區域,控制信號燈調整顏色、第一路燈調整亮度。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行人過街監測系統包括熱像儀和攝像頭,熱像儀和攝像頭均固定設置于第一燈桿。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燈桿上還設置第一太陽能電池板,第一太陽能電池板為信號燈和第一路燈供電。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路燈和信號燈還通過供電線與交流供電設備連接,由交流供電設備為第一路燈、信號燈供電。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還包括第二燈桿,第一燈桿、第二燈桿相互平行且均豎向設置,第一燈桿、第二燈桿分別位于道路兩側,第二燈桿設置第二路燈。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路燈通過通訊系統與上位機連接,由上位機控制第二路燈和第一路燈保持相同亮度。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燈桿還設置第二太陽能電池板,第二太陽能電池板為第二路燈供電。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二路燈還通過供電線與交流供電設備連接,由交流供電設備為第二路燈供電。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如上所述的行人過街路燈自動調節裝置的調節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道路作為探測區域Ⅱ,將鄰近道路的設定范圍由近及遠劃分為探測區域Ⅰ、探測區域Ⅲ;
當行人過街監測系統監測到行人位于探測區域Ⅰ時,上位機獲取行人所在的位置區域,控制信號燈調整為黃色、第一路燈調整為低亮度;
當行人過街監測系統監測到行人位于探測區域Ⅱ時,上位機獲取行人所在的位置區域,控制信號燈調整為紅色、第一路燈調整為高亮度;
當行人過街監測系統監測到行人位于探測區域Ⅲ時,上位機獲取行人所在的位置區域,控制信號燈調整為綠色、第一路燈不亮。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當第一路燈亮起時,上位機控制第二路燈和第一路燈保持相同亮度亮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73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