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面板堆石壩的預應力加筋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147278.7 | 申請日: | 2020-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352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何亮;李雄威;張瑛;蘇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2B7/06 | 分類號: | E02B7/06;E02B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 地址: | 21303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面板 堆石壩 預應力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面板堆石壩的預應力加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石壩包括若干層堆石料(13),所述預應力加筋結構包括彈簧筒(1)、加筋梁(5)、擋梁(8)、綁扎線(9)、土工格柵(10),所述土工格柵(10)平鋪在相鄰的堆石料層之間,所述彈簧筒(1)固定于堆石料層的一端的鋼筋混凝土面板(11)中,彈簧筒(1)內(nèi)設置有彈簧(2),所述彈簧(2)的端部與加筋梁(5)的一端固定連接,加筋梁(5)的另一端設有擋梁孔(7),所述加筋梁(5)上沿軸線延伸方向布置有若干個孔洞(6),所述綁扎線(9)穿過加筋梁(5)上的孔洞(6)將所述土工格柵(10)綁扎連接在一起,當彈簧(2)伸長產(chǎn)生預應力后,在堆石料層的另一端將所述擋梁(8)穿過同一堆石料層的加筋梁(5)的擋梁孔(7)將該層所有的加筋梁(5)連接為整體,產(chǎn)生預應力嵌鎖。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堆石壩的預應力加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2)的端部連接有帶肋鋼筋(3),所述加筋梁(5)的一端設置有套筒(4),所述帶肋鋼筋(3)旋轉(zhuǎn)固定于套筒(4)中。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堆石壩的預應力加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筒(1)為中空結構,外殼為金屬,內(nèi)設彈簧(2),所述彈簧(2)的一端與筒壁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帶肋鋼筋(3)固定連接,帶肋鋼筋(3)伸出筒壁的端部設有絲扣。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堆石壩的預應力加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筒(1)的直徑為100mm~300mm,長度為面板堆石壩面板厚度的1/2~1/3。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堆石壩的預應力加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筋梁(5)為中空結構,外殼為金屬,加筋梁(5)的斷面為正方形,邊長與彈簧筒(1)的直徑一致,梁側(cè)邊沿軸線延伸方向布置有若干個孔洞(6)。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堆石壩的預應力加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梁(8)為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擋梁(8)將該平面所有的加筋梁(5)連接為整體,所述擋梁(8)的斷面尺寸與擋梁孔(7)露出下游坡面的尺寸一致。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堆石壩的預應力加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格柵(10)為鋼塑土工格柵,其網(wǎng)孔為正方形,網(wǎng)孔邊長500mm~2000mm,格柵邊緣設有孔洞。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面板堆石壩的預應力加筋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綁扎線(9)為鋼絞線,所述綁扎線(9)穿過鋼塑土工格柵邊緣的孔洞和加筋梁側(cè)壁孔洞,將鋼塑土工格柵綁扎在加筋梁(5)上。
9.面板堆石壩的預應力加筋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
1)當面板堆石壩修筑至壩頂加筋層標高后,整平堆石料(13);將土工格柵(10)和加筋梁(5)平鋪在堆石料(13)上,再利用綁扎線(9)穿過孔洞(6),將土工格柵(10)緊密綁扎在加筋梁(5)上,隨后將彈簧筒(1)旋轉(zhuǎn)穿過鋼筋混凝土面板(11)的鋼筋網(wǎng),使帶肋鋼筋(3)連接套筒(4);
2)澆筑鋼筋混凝土面板(11)的混凝土,將彈簧筒(1)包裹在其中,養(yǎng)護達到設計強度后,利用外部張拉裝置對加筋梁(5)施加拉力,使彈簧筒(1)中的彈簧(2)伸長,達到設計預應力;此時,綁扎線(9)同時也被拉緊,使土工格柵(10)處于緊繃狀態(tài);然后,填筑堆石料(13)至上一加筋層標高,最后施工大壩下游的護坡漿砌石(12);
3)當漿砌石(12)施工完成后,在加筋梁(5)露出漿砌石(12)的擋梁孔(7)中,現(xiàn)澆施工鋼筋混凝土擋梁(8),利用擋梁(8)將該平面的所有加筋梁(5)連接成整體,待擋梁(8)的混凝土養(yǎng)護達到設計強度后,移除外部預應力張拉裝置;重復步驟1)、2)、3)直至完成整個壩頂加筋結構的施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工學院,未經(jīng)常州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7278.7/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