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聚多巴胺包裹介孔二氧化硅/欖香烯復合納米粒制劑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在審
申請號: | 202010147265.X | 申請日: | 2020-03-05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35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2 |
發明(設計)人: | 謝恬;閻輝;劉臻;盛曉丹;羅硯曦;許夢嬌;王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師范大學 |
主分類號: | A61K47/52 | 分類號: | A61K47/52;A61K47/59;A61K47/69;A61K31/01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劉元慧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巴胺 包裹 二氧化硅 欖香烯 復合 納米 制劑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多巴胺包裹介孔二氧化硅/欖香烯復合納米粒制劑的制備及應用,首先將欖香烯和乙醇混合溶液,室溫下滴加到以介孔二氧化硅、去離子水的混合溶液中,攪拌4小時后離心3分鐘,除去上層清液得到介孔二氧化碳/欖香烯復合納米粒。然后將此復合納米粒和去離子水混合溶液,室溫下滴加到含有多巴胺鹽的Tris緩沖液中,常溫攪拌12小時,離心3分鐘,去離子水洗滌3次;冷凍干燥即得聚多巴胺包裹介孔二氧化硅/欖香烯復合納米粒。本發明方法可以制備不同質量分數的聚多巴胺包裹介孔二氧化硅/欖香烯納米復合材料。固體紫外測試結果顯示聚多巴胺包裹介孔二氧化硅/欖香烯納米粒后,紫外吸收好,這樣納米制劑不易被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具有很好的緩釋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用材料的制備和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多巴胺包裹介孔二氧化硅/欖香烯納米粒制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欖香烯(Elemene,ELE)是從姜科植物溫郁金(莪術)等中提取的倍半萜烯類化合物,主要成分為β-欖香烯,分子量為204.35,其結構如下:
欖香烯可以通過蛋白質、基因、信號傳導通路等多種途徑作用于腫瘤細胞,誘導腫瘤細胞自噬和凋亡、抑制腫瘤細胞的遷移、逆轉耐藥等,影響腫瘤的發生和發展的各個階段。與單一靶點藥物不同的是,欖香烯的多靶點抗癌活性已成為治療癌癥的新趨勢。但是,欖香烯難溶于水,體外易揮發,體內生物利用率低,缺乏腫瘤靶向性,腸道刺激較大,只有極少量以原形吸收進入血液中。
介孔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MSN)是指粒徑在1~100nm之間的多孔顆粒,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和較大的孔體積,良好的熱穩定性使得納米二氧化硅在藥物裝載及緩釋、吸附、催化等領域的應用大為擴散。然而在介孔材料使用過程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例如,粒子對生物體的急性毒性,粒子易于團聚等,這都阻礙了其應用領域和前景。
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是一種生物高分子材料,由多巴胺單體在堿性條件下通過聚合反應制得。PD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豐富的官能團及易于制備等優點,表面含有大量的鄰苯二酚和氨基等活性基團,易與無機材料形成配位鍵而表現出較強的螯合能力,通過共價鍵結合靶向配體吸附有機分子,因此可以作為載體修飾的平臺。
聚多巴胺結合納米材料比表面積大,耐酸堿等優點使得聚多巴胺-納米材料廣泛的應用于生物工程、農業、食品、精細化工、軍事等領域。因此,以聚多巴胺與納米粒子結合,構建腫瘤靶向遞送和pH響應材料的介孔二氧化硅載藥系統(PDA/MSN-ELE),有望達到腫瘤滲透和定向緩釋的目的,目前PDA/MSN-ELE復合納米藥物及其應用于腫瘤治療領域尚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設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聚多巴胺包裹介孔二氧化硅/欖香烯納米粒制劑的制備方法和應用。本發明方法工藝簡單,易于操作,成本低廉,制備的納米粒制劑具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具有良好的腫瘤治療效果,為腫瘤治療納米藥物的開發提供一種新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加以實現:
所述的一種聚多巴胺包裹介孔二氧化硅/欖香烯復合納米粒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通過超聲分散將欖香烯均勻地分散在無水乙醇中,制得欖香烯乙醇混合液;
2)通過超聲分散將介孔二氧化硅均勻的分散在無水乙醇中,制得介孔二氧化硅乙醇混合液;
3)將步驟1)中的欖香烯乙醇混合液緩慢地加入到步驟2)中的介孔二氧化硅乙醇混合液中,在500r/min轉速情況下,攪拌20-30分鐘,待滴加完成后于錐形瓶中密封,常溫下500r/min磁力攪拌溶解,離心后,將產品凍干得到負載欖香烯的介孔二氧化硅納米顆粒MSN-ELE NP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師范大學,未經杭州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726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