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文件交換的跨域微服務調用方法及系統在審
申請號: | 202010147008.6 | 申請日: | 2020-03-05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440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發明(設計)人: | 王珩;吳正午;于婧悅;楊東昊;郭新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F9/54 | 分類號: | G06F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邱曉鋒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區南四***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文件 交換 微服 調用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文件交換的跨域微服務調用方法及系統。該方法中,第一網絡是被調用端網絡,第二網絡是調用端網絡,其步驟包括:第二網絡接收用戶的跨域微服務調用請求,根據該調用請求生成請求文件,將請求文件放入第二網絡的請求目錄中;網閘/光閘將第二網絡的請求目錄中的請求文件同步至第一網絡的請求目錄中;第一網絡根據第一網絡的請求目錄中的請求文件,生成響應文件,將響應文件放入第一網絡的響應目錄中;網閘/光閘將第一網絡的響應目錄中的響應文件同步至第二網絡的響應目錄中;第二網絡將第二網絡的響應目錄中的響應文件返回給用戶。本發明能夠在保障公檢法司各部門之間網絡相互獨立的前提下,實現各部門之間的服務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系統集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文件交換的跨域微服務調用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一些涉密單位之間存在著相互配合又需要保持獨立的業務需求,特別是政法領域。近年來,國家對公檢法司等的智慧司法業務協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果不能保障義務數據在共享和交換中的安全、可靠、準確、及時,司法協同業務應用構建將是無水之源、無木之本。目前,公安局、法院、檢察院、司法機關的業務系統布置在各自的涉密內網中,采用網閘/光閘技術,在保障公檢法司各部門網絡的相對獨立的前提下,實現與其他政法機關之間的數據互通。
通過網閘、光閘等方式實現各部門網絡相對獨立性后,法檢司協同又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網絡的物理隔離,給司法業務系統的數據交換帶來了諸多不便,尤其是在涉及到服務調用時。
目前,服務調用主要是當用戶完成服務注冊后并向服務器請求文件時,服務器將處理該請求,并直接將服務文件傳送給用戶。針對于用戶和服務器處于不同網絡中的情況,需要進行跨域服務調用。現有技術尚沒有在網閘/光閘存在的環境下,實現基于安全文件交換的跨域微服務調用的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在網閘/光閘存在的環境下,一種基于文件交換的跨域微服務調用方案來實現兩個涉密內網之間的服務調用,保障公檢法司各部門之間網絡相互獨立的前提下,實現各部門之間的服務調用。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文件交換的跨域微服務調用方法,適用于采用網閘/光閘隔離的第一網絡與第二網絡,其中第一網絡是被調用端網絡,第二網絡是調用端網絡,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二網絡接收用戶的跨域微服務調用請求,根據該跨域微服務調用請求生成請求文件,將請求文件放入第二網絡的請求目錄中;
網閘/光閘將第二網絡的請求目錄中的請求文件同步至第一網絡的請求目錄中;
第一網絡根據第一網絡的請求目錄中的請求文件,生成響應文件,將響應文件放入第一網絡的響應目錄中;
網閘/光閘將第一網絡的響應目錄中的響應文件同步至第二網絡的響應目錄中;
第二網絡將第二網絡的響應目錄中的響應文件返回給用戶。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網絡包括第一前置機和第一跨域代理分平臺;所述第二網絡包括第二前置機和第二跨域代理分平臺;其中:
第一前置機連接第一跨域代理分平臺和網閘/光閘,用于存儲請求文件或響應文件,供網閘/光閘進行文件的同步;第一跨域代理分平臺連接服務節點和第一前置機,用于訂閱服務消息和根據請求文件生成響應文件;
第二前置機連接第二跨域代理分平臺和網閘/光閘,用于存儲請求文件或響應文件,供網閘/光閘進行文件的同步;第二跨域代理分平臺連接用戶和第二前置機,用于接收用戶的跨域微服務調用請求和將響應文件返回給用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70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