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包裝機自封袋開袋結構及其開袋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45925.0 | 申請日: | 2020-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963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華章;郭建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裕東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B43/26 | 分類號: | B65B43/26;B65B43/30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曹政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機 自封 袋開袋 結構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包裝機自封袋開袋結構及其開袋方法,具有:安裝立柱;上下氣缸,安裝在安裝立柱上;支架,與上下氣缸的活塞桿連接;開袋氣缸,安裝在支架上;開袋夾,共有兩個,開袋夾的第一端與支架鉸接;開袋夾的第二端為尖頭,尖頭能夠伸入自封袋的袋口中;連桿,共有兩個,兩個連桿的第一端均與開袋氣缸的活塞桿鉸接,兩個連桿的第二端分別與一個開袋夾鉸接;壓緊塊,共有兩個,兩個壓緊塊的中部附近分別鉸接在兩個開袋夾上;壓緊塊的第一端能夠與尖頭配合夾緊袋口;壓緊氣缸,其活塞桿與壓緊塊連接并能驅動壓緊塊轉動,能夠自動打開自封袋的封口,便于后續物料的包裝,工作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包裝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包裝機自封袋開袋結構及其開袋方法。
背景技術
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在食品包裝過程中,自封袋在未包裝物料時為封口狀態,需要將自封袋的封口打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自動打開自封袋的封口,工作效率高的包裝機自封袋開袋結構及其開袋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包裝機自封袋開袋結構,具有:
安裝立柱;
上下氣缸,安裝在所述安裝立柱上;
支架,與所述上下氣缸的活塞桿連接;
開袋氣缸,安裝在所述支架上;
開袋夾,共有兩個,所述開袋夾的第一端與所述支架鉸接;所述開袋夾的第二端為尖頭,所述尖頭能夠伸入自封袋的袋口中;
連桿,共有兩個,兩個連桿的第一端均與所述開袋氣缸的活塞桿鉸接,兩個連桿的第二端分別與一個開袋夾鉸接;
壓緊塊,共有兩個,兩個壓緊塊的中部附近分別鉸接在兩個開袋夾上;所述壓緊塊的第一端能夠與所述尖頭配合夾緊袋口;
壓緊氣缸,其活塞桿與所述壓緊塊連接并能驅動壓緊塊轉動。
所述壓緊氣缸鉸接在所述開袋夾上,壓緊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壓緊塊的第二端鉸接。
還包括開袋吸嘴,所述開袋吸嘴設置在所述開袋夾的尖頭附近,所述開袋吸嘴能夠吸附袋體。
所述開袋夾的第一端上設有第一立柱,所述壓緊氣缸鉸接在所述第一立柱的端部,所述第一立柱垂直開袋夾的本體。
所述開袋夾的中部附近設有第二立柱,所述連桿的第二端鉸接在所述第二立柱的端部,所述第二立柱垂直開袋夾的本體。
所述壓緊塊為L形,壓緊塊的中部鉸接在所述開袋夾上,壓緊塊的第二端與所述壓緊氣缸的活塞桿鉸接,壓緊塊的第一端上設有壓塊。
一種上述的包裝機自封袋開袋結構的開袋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上下氣缸帶動開袋夾下行,開袋夾插入袋口中;
2)壓緊氣缸帶動壓緊塊擺動,壓緊塊的第一端與開袋夾的尖頭配合夾緊袋口壁,兩組壓緊塊分別夾緊袋口的兩個袋口壁;
3)開袋氣缸帶動連桿運動,兩個連桿分別帶動一個開袋夾運動,兩個開袋夾分離,將自封袋的袋口打開。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通過一系列動作,夾緊袋口壁,再打開封口,能夠自動打開自封袋的封口,便于后續物料的包裝,工作效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包裝機自封袋開袋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裕東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蕪湖裕東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59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