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指紋識別裝置、顯示面板、設備及指紋識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45557.X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917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生;梁嘉駿;黃怡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邁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何少巖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區科***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指紋識別 裝置 顯示 面板 設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指紋識別裝置、顯示面板、設備及指紋識別方法,涉及顯示終端技術領域。該指紋識別裝置,設置在顯示面板的下方,所述顯示面板包括第一指紋區域和第二指紋區域;所述第一指紋區域包括至少兩個像素單元,每個所述像素單元發出的第一光信號的顏色相同;所述第二指紋區域中包括多個子區域,至少兩個所述子區域發出的第二光信號的顏色不同;所述指紋識別裝置包括第一光敏傳感單元和第二光敏傳感單元;所述第一光敏傳感單元用于接收第一光返回信號;所述第二光敏傳感單元用于接收第二光返回信號。緩解了現有的活體指紋識別技術制作工藝復雜,制作成本較高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指紋識別裝置、顯示面板、設備及指紋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
全面屏是當前手機的主流配置,全面屏手機的使用也使得屏下指紋識別技術成為熱門的研究方向。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經過長期的發展,在指紋圖像的識別方面已經比較成熟。
目前消費者對指紋識別技術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添加活體指紋檢測功能,以此來判斷采集到的指紋圖像是源自真手指還是假手指。但是還沒有找到效果好、成本低的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指紋識別裝置、顯示面板、設備及指紋識別方法,以緩解現有的活體指紋識別技術制作工藝復雜,制作成本較高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指紋識別裝置,設置在顯示面板的下方,顯示面板包括第一指紋區域和第二指紋區域;第一指紋區域包括至少兩個像素單元,每個像素單元發出的第一光信號的顏色相同;第二指紋區域中包括多個子區域,至少兩個子區域發出的第二光信號的顏色不同;指紋識別裝置包括第一光敏傳感單元和第二光敏傳感單元;第一光敏傳感單元用于接收第一光返回信號,第一光返回信號由第一指紋區域發出的第一光信號經過手指反射后的光信號形成;第二光敏傳感單元用于接收第二光返回信號,第二光返回信號由第二指紋區域發出的第二光信號經過手指反射后的光信號形成。
進一步的,指紋識別裝置從下至上依次包括光敏傳感器陣列和準直光學結構;光敏傳感器陣列包括硅基襯底以及形成于硅基襯底上的多個第一光敏傳感單元和多個第二光敏傳感單元;第一光返回信號通過準直光學結構到達第一光敏傳感單元;第二光返回信號通過準直光學結構到達第二光敏傳感單元。
進一步的,準直光學結構包括微透鏡層和至少一層遮光層;微透鏡層包括多個微透鏡,遮光層中形成有多個針孔結構;第一光返回信號通過微透鏡和針孔結構到達第一光敏傳感單元;第二光返回信號通過微透鏡和針孔結構到達第二光敏傳感單元。
進一步的,遮光層為多層;相鄰兩層遮光層之間填充有透明光學層;微透鏡層設于遮光層的上方,最上方的遮光層與微透鏡層之間填充有透明光學層。
進一步的,第一光敏傳感單元和第二光敏傳感單元上方具有紅外濾光層。
進一步的,第一光敏傳感單元和第二光敏傳感單元上形成有金屬層,金屬層開設有與第一光敏傳感單元和第二光敏傳感單元位置對應的透光孔。
進一步的,光敏傳感器陣列中設置有信號線;每n個第二光敏傳感單元作為一組連接至同一條信號線。
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設置在指紋識別裝置的上方,包括第一指紋區域和第二指紋區域;第一指紋區域中的像素單元發出第一光信號,第一光信號經手指反射后,到達指紋識別裝置中的第一光敏傳感單元;第一指紋區域包括至少兩個像素單元,每個像素單元發出的第一光信號的顏色相同;第二指紋區域中的像素單元發出第二光信號,第二光信號經手指反射后,到達指紋識別裝置中的第二光敏傳感單元;第二指紋區域中包括多個子區域,至少兩個子區域發出的第二光信號的顏色不同。
進一步的,第二指紋區域設在第一指紋區域的外部或內部。
進一步的,第二指紋區域的多個子區域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邁格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邁格威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555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