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生態坡面噴播結構及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45486.3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286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6 |
| 發明(設計)人: | 蔡德鉤;葉陽升;魏少偉;姚建平;樓梁偉;葉曉宇;呂宋;耿琳;石越峰;李斯;張也;楊偉利;劉瑞;謝蛟;王建軍;龐帥;張志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北京鐵科特種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0/10 | 分類號: | A01G20/10;A01G22/00;A01G17/00;A01G22/40;A01G22/60;A01G24/10;A01G24/20;A01G24/23;A01G24/28;A01G24/30;A01G25/02;E02D5/74;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創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37 | 代理人: | 徐輝 |
| 地址: | 10008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態 坡面噴播 結構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全生態坡面噴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理坡面;
坡面覆土;
在坡面鋪設椰絲網并采用木釘或竹釘固定至所述坡面;
混合基質;
噴播的基質和植物種子,并覆蓋草墊子;
鋪設灌溉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態坡面噴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包括壤土、泥炭土、木纖維、復合團粒劑、有機肥以及微生物菌肥;
壤土20-120kg/m2、泥炭土2-10kg/m2、木纖維2-10kg/m2、有機肥2-10kg/m2、微生物肥10-80g/m2以及復合團粒劑10-80g/m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生態坡面噴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種子為5-50g/m2,采用下述任一種或幾種:
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結合;豆科和非豆科結合;落葉植物和常綠植物結合;草木、灌木和花結合;外來種與鄉土種結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生態坡面噴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坡面覆土包括:覆蓋15-20cm厚的種植土,并耙平。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生態坡面噴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坡面鋪設椰絲網包括:拉緊椰絲網,椰絲網與坡面貼緊,網間搭接長度不小于10cm;在坡頂固定后,椰絲網自上而下鋪設。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生態坡面噴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釘或木釘呈片狀,前端為尖端,后段具有側向突出的限位端。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生態坡面噴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客土噴播的厚度為2cm。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生態坡面噴播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墊子由稻草秸稈排列組成,厚度小于1cm,幅寬1m,秸稈之間空隙0.5-1cm;施工時沿坡面從上至下豎向鋪設,草墊子之間不搭接;所述草墊子使用竹釘或木釘固定。
9.一種全生態坡面噴播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椰絲網、木釘或竹釘、基質以及草墊子;
所述椰絲網覆蓋在清理平覆的坡面上,通過木釘或竹釘固定;
所述基質混合后和植物種子一起,采用客土噴播在覆蓋椰絲網的坡面上,所述基質包括壤土、泥炭土、木纖維、復合團粒劑、有機肥以及微生物菌肥;壤土20-120kg/m2、泥炭土2-10kg/m2、木纖維2-10kg/m2、有機肥2-10kg/m2、微生物肥10-80g/m2以及復合團粒劑10-80g/m2。
所述草墊子覆蓋在所述基質外。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全生態坡面噴播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的客土噴播的厚度為2cm;所述草墊子由稻草秸稈排列組成,厚度小于1cm,幅寬1m,秸稈之間空隙0.5-1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北京鐵科特種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北京鐵科特種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548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