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年/多點水稻品種品質穩定性判定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44524.3 | 申請日: | 202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29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26 |
| 發明(設計)人: | 邵雅芳;朱大偉;方長云;盧林;扈戰強;于永紅;胡賢巧;朱智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稻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33/02 | 分類號: | G01N3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06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年 多點 水稻 品種 品質 穩定性 判定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年/多點水稻品種品質穩定性判定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選擇多年/多點種植所得的水稻作為待測品種水稻;分別獲得待測稻米的如下3項稻米品質指標的測定值:糙米率、堊白度和直鏈淀粉含量,然后分別進行修正歸一;再根據歐式距離的原理及定義獲得品質穩定性值WD;WD值≤4.0的水稻品種為多年/多點間的品質性狀穩定;而WD值>4.0的水稻品種為多年/多點間的品質性狀不穩定。本發明可以輔助評判相關水稻品種品質的環境適應性和種植的區域限制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品質領域,涉及稻米品質檢測領域,具體為一種多年或多點水稻品種品質穩定性判定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民以食為天,食以稻為先,稻米是我國人民賴以生存的主食。隨著水稻產量的屢次提升,吃飽問題逐漸得以解決。然而,稻米品質的提升,如何更好解決吃好這一問題仍備受廣大育種學家和科研人員的高度關注。
食用稻品種品質主要包括加工品質、外觀品質和蒸煮食用品質。其中,加工品質參數主要有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外觀品質參數主要有堊白度、透明度、粒長、長寬比等,蒸煮食用品質參數有直鏈淀粉含量、糊化溫度和膠稠度等。目前,國內外檢測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主要采用稱重法;堊白度、透明度、粒長、長寬比等指標的檢測主要采用圖像法、目測法或測量法;直鏈淀粉含量的檢測主要采用分光法;糊化溫度的檢測主要采用堿消法;膠稠度的檢測主要采用堿消水平測量法。綜合各項參數的特點,我們選擇糙米率、堊白度和直鏈淀粉含量等三項參數指標對多年/多點稻米品種品質的穩定性進行評價。
目前,本行業公認的對糙米率、堊白度和直鏈淀粉含量這3種稻米品質理化性狀指標進行檢測的依據是:
糙米率的檢測根據NY/T 83-2017《米質測定方法》中5.2規定的內容進行。
堊白度的檢測根據NY/T 2334-2013《稻米整精米率、粒型、堊白粒率、堊白度及透明度的測定圖像法》。將精米試樣混勻,并用分樣器分取10g-35g試樣,將其置于掃描儀玻璃板上,輕微晃動致米粒間散開而不重疊,掃描后獲得稻米試樣圖像,再用相關分析軟件,人工引導識別,最終得到稻米的堊白度值。
直鏈淀粉的測定根據NY/T 2639-2014《稻米直鏈淀粉的測定分光光度法》中流動注射儀法進行;
上述測定時的溫度為室溫,本行業均默認為是25±0.5℃。
對于新育出的水稻品種來說,其品質、豐產性、穩定性和適應性是決定其應用與推廣價值的重要指標。品質能評價水稻品種的優劣,豐產性是評價品種在最適條件下的產量潛力,適應性和穩定性表明水稻品種與多個不同生產環境之間的互作情況。水稻品種區試試驗的目的旨在鑒定這些指標。品種間的品質和產量的差異性比較容易度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方差分析法進行多重比較。品種的穩定性主要取決于基因(G)、環境(E)及基因與環境的互作(G×E)效應大小。G×E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物學現象,要揭示其規律存在許多困難。再加上水稻品種的品質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退化現象,單從一年的品質數據來評判某個水稻品種的好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急需制定相關的多年/多點評價體系來評判水稻品種品質的穩定性,以進一步評判相關品種的環境適應性和種植的區域限制性。
目前,對水稻品種品質穩定性評價方法鮮有報道,但對水稻產量穩定性的評價傳統方法就是采用標準差、變異系數等進行估測。因此,判斷一個品種品質是否穩定的方法也可以通過變異系數法進行。一般來說某個品種某個品質參數穩定,可以認為該品種的該品質參數是穩定的。如果某品種多個品質參數穩定,可以認為該品種的品質是穩定的。這需要測定參試品系的某個或某些品質參數值及與其對應的變異系數,分別以某個品質參數的變異系數值為橫坐標,以品質參數值為縱坐標,在坐標軸中標出各品種的位點。x為變異系數的平均值,y為產量平均值;將坐標圖劃分為4個象限,分別表示高品不穩定、高品穩定、低品穩定和低品不穩定品系。但是該方法尚存在分析步驟繁瑣、不同組間差異大的缺陷。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稻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稻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45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子角反射器異步脈沖檢測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車輛遠程診斷連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