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移動單元協同巡查的軌跡生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44390.5 | 申請日: | 202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524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明(設計)人: | 黃攀峰;王通;董剛奇;張夷齋;張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G07C1/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凱多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王鮮凱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移動 單元 協同 巡查 軌跡 生成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移動單元協同巡查的軌跡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巡查不確定度計算、移動單元位置識別、動態巡查成本計算、位置聲明、收益值計算、目標聲明、下一時刻無人車位置計算。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考慮移動單元的傳感器巡查范圍,可更真實地反映實際巡查情況,有效避免軌跡規劃中的軌跡重疊情況,同時考慮了多移動單元間的相互協作,降低多個移動單元同時向相鄰區域移動的可能性,以防止部分區域長期未被監測。本發明特別適用于真實地面環境的多移動單元聯合巡查任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多移動單元巡查領域,涉及一種多移動單元協同巡查的軌跡生成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無人車、地面機器人、旋翼無人機、無人船為主的無人移動單元,越來越多地應用在自主巡查任務中,例如戰場搜索、基礎設施檢測、災害預警等。在大面積區域的移動巡查任務中,巡查的地圖被抽象為無向圖模型,該模型由巡查點和邊組成,無人移動單元需沿著邊移動以感知巡查點位置的事件狀態。其中,各巡查點的事件發生概率未知,因此,要求移動單元的移動軌跡應在滿足重點區域的監控等級要求下,盡可能以均勻訪問頻率對各巡查點進行監控,已到達最佳的巡查效果。
現有的移動單元巡查問題,均被抽象為機器人巡邏問題。在機器人巡邏問題中,機器人的軌跡規劃是“點到點”的規劃,沒有考慮到機器人的傳感器的巡查范圍,因此所得軌跡往往存在不合理的重疊,也不能反映出巡查效果的動態變化情況。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了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出一種多移動單元協同巡查的軌跡生成方法,考慮移動單元的傳感器巡查范圍和多移動單元間的相互協作,可更真實地反映實際巡查情況,并可實現多移動單元在真實環境中的巡查任務。
技術方案
一種多移動單元協同巡查的軌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步驟1、巡查不確定度計算:
步驟1.1、構造移動單元監測準確度模型:通過探測點到移動單元中心相對距離d的分段概率函數來構造移動單元監測準確度模型:
其中,d表示探測點到移動單元中心相對距離,dc表示移動單元的完全覆蓋范圍的直徑,dl表示移動單元的可覆蓋的直徑極限;
步驟1.2、巡查不確定度計算:
其中,δi即為i點巡查不確定度,σi表示i點巡查權重,tk表示當前時間,tlvi表示無向圖中第i個點上次被完全識別時的時間,Ri為覆蓋第i個監測點的移動單元個數,tlim為最大允許間隔時間,fcr為第r個移動單元對第i個監測點的傳感器巡查準確度,通過公式1求得;
步驟2、移動單元位置識別:取第r個移動單元在當前時刻tk的位置坐標(xrt,yrt,zrt),判斷是否抵達其中一個巡查點i,記坐標(xi,yi,zi),若達到巡查點,即滿足
(xi-xrt)2+(yi-yrt)2+(zi-zrt)2≤(vUGV·dt/2)2 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439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