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耐污染植物的種子萌發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44317.8 | 申請日: | 202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641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楊路存;周國英;陳晨;趙曉輝;李長斌;熊豐;肖元明;王玲玲;李晶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C1/00 | 分類號: | A01C1/00;A01C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圓聿聯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茍銘 |
| 地址: | 810001*** | 國省代碼: | 青海;6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染 植物 種子 萌發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耐污染植物的種子萌發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耐污染植物的種子均勻排列于墊有單層濾紙的培養皿中;培養皿放在培養箱中;添加一級A標準的污水到培養皿中,保持培養基濕潤。本發明提供的耐污染植物的種子萌發方法,發芽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耐污染植物培育技術領域,特別是渉及一種耐污染植物的種子萌發方法。
背景技術
種子萌發是指種子在合適的外界條件下,種胚轉為活動狀態,開始生長的過程。種子萌發的過程可分為吸脹、萌動、發芽三個階段。種子從萌發到生長為幼苗是植物適應外界環境,并保證自身繁衍后代的關鍵階段。種子萌發是植物整個生活史中最具有意義的環節,雖然容易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但卻會使其更好地融于環境中。種子萌發也會影響幼苗存活、個體適合度及植物生活史的表達。
對于耐污染植物的種子萌發,需要探索適宜種子萌發的條件,以期為耐污植物種子的育苗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提供一種耐污染植物的種子萌發方法。
具體的技術方案為:
耐污染植物的種子萌發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耐污染植物的種子均勻排列于墊有單層濾紙的培養皿中;
培養皿放在培養箱中;
添加一級A標準的污水到培養皿中,保持培養基濕潤。
進一步的,所述的培養箱設置的光溫條件為光照12h、溫度25℃,黑暗12h小時、溫度15℃;依次循環。
進一步的,所述的一級A標準的污水,cod:50mg/L;氨氮:6.5mg/L;總磷0.5mg/L;總氮:15mg/L。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提供的耐污染植物的種子萌發方法,發芽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對比例中不同濃度KNO3處理方式對西伯利亞蓼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圖2為對比例中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方式對西伯利亞蓼種子發芽率的影響;
圖3對比例和實施例不同處理方式對西伯利亞蓼種子發芽率的影響對比。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具體技術方案。
對比例為,西伯利亞蓼種子:1%KNO3、2%KNO3和3%KNO3浸種24h和100ppm、200ppm和300ppm的赤霉素浸種24h,并以未浸種為參照預處理方式;
實施例,使用一級A標準的污水:cod:50mg/L;氨氮:6.5mg/L;總磷0.5mg/L;總氮:15mg/L。
室溫下浮水法選取成熟飽滿種子,分別用浸種液浸泡種子,然后將種子直接均勻排列于墊有單層濾紙的直徑為9cm的培養皿中進行萌發試驗。萌發實驗每皿100粒種子,3個重復。
將上述培養皿放在培養箱中,培養箱設置的光溫條件為光照12h/25℃和黑暗12h/15℃。每天9:00定時觀測,統計萌發種子數,以胚芽長出1mm為發芽,以連續3d沒有種子萌發為實驗結束標志。試驗期間向KNO3和赤霉素浸種的培養皿中適時添加蒸餾水以保持培養基濕潤,而另外沒有浸種的西伯利亞蓼直接添加一級A標準的污水以保持培養基濕潤。
計算種子的發芽率公式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431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