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切換熱源加熱氣體的環路熱管換熱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44312.5 | 申請日: | 202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78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井志;王進;修蓬岳;田茂誠;張冠敏;魏民;王逸隆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8D7/16 | 分類號: | F28D7/16;F28F19/00;F28F13/10;F28F27/00;F28G7/00 |
| 代理公司: | 青島仟航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89 | 代理人: | 趙艷紅 |
| 地址: | 250061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切換 熱源 加熱 氣體 環路 熱管 換熱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切換熱源加熱氣體的環路熱管換熱器,左側管、中心管、右側管內分別設置第一液位傳感器、第二液位傳感器和第三液位傳感器,用于檢測左側管、右側管和中心管內的液位,第一液位傳感器、第二液位傳感器和第三液位傳感器與控制器進行數據連接,控制器根據時間順序提取左管箱、右管箱和中管箱的液位數據,通過相鄰的時間段的液位數據的比較,獲取其液位差或者液位差變化的累計,低于閾值時,控制器控制第一、第三熱源與第二熱源是否進行加熱。本發明提出一種旋轉對稱的氣體換熱的管殼式換熱器,通過檢測左側管、右側管、中心管內的液位差變化啟動新的熱源進行交替式換熱,增加換熱效果以及除垢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殼式換熱器,尤其涉及一種氣體換熱的管殼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管殼式換熱器被廣泛應用于化工、石油、制冷、核能和動力等工業,由于世界性的能源危機,為了降低能耗,工業生產中對換熱器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多,對換熱器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幾十年來,雖然緊湊式換熱器(板式、板翅式、壓焊板式換熱器等)、熱管式換熱器、直接接觸式換熱器等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由于管殼式換熱器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廣泛的適應性,其仍占據產量和用量的統治地位,據相關統計,目前工業裝置中管殼式換熱器的用量仍占全部換熱器用量的70%左右。
管殼式換熱器結垢后,采取常規的蒸汽清掃、反沖洗等方式對換熱器進行清洗,生產實踐證明,效果不是很好。只能將換熱器的封頭拆卸下來,采用物理清理的方式,但采取該種方式進行清洗,操作復雜、耗時長,人力、物力投資較大,對連續化的工業生產帶來極大的困難。
利用流體誘導傳熱元件振動實現強化換熱是被動強化換熱的一種形式,可將換熱器內對流體振動誘導的嚴格防止轉變為對振動的有效利用,使傳動元件在低流速下的對流換熱系數大幅度的提高,并利用振動抑制傳熱元件表面污垢,減低污垢熱阻,實現復合強化傳熱。
在應用中發現,持續性的加熱會導致內部流體形成穩定性,即流體不再流動或者流動性很少,或者流量穩定,導致換熱管振動性能大大減弱,從而影響換熱管的除垢以及加熱的效率。
目前的管殼式換熱器,包括雙集管,一個集管蒸發,一個集管冷凝,從而形成振動除垢式熱管。從而提高了熱管的換熱效率,減少結垢。但是上述的熱管的換熱均勻度不夠,僅僅在一側進行冷凝,而且換熱量也少,因此需要進行改進,開發一種新式結構的熱管系統。因此需要對上述換熱器進行改進。
在先的申請中,已經研發了一種三熱源氣體管殼式換熱器,但是上述管殼式換熱器是根據周期進行控制,導致振動換熱效果不好,智能化程度偏低。因此本申請對前面的研究進行了進一步的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管殼式換熱器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式結構的電加熱管殼式換熱器。該管殼式換熱器能夠實現換熱管周期性的頻繁性的振動,提高了加熱效率,從而實現很好的除垢以及加熱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431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