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硬性內窺鏡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44216.0 | 申請日: | 202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844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嚴航;唐偉;肖顯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安清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 | 分類號: | A61B1/00;A61B1/04;A61B1/04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慧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343 | 代理人: | 邵曉麗;徐桂鳳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海)自由貿***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硬性 內窺鏡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硬性內窺鏡,包括一次性使用的鏡體結構與能夠重復使用的攝像組件,所述鏡體結構包括手柄部、鏡體插入部與線路連接部;所述鏡體插入部直接或間接連接于所述手柄部,所述線路連接部包括位于所述手柄部內的母座,以及位于所述手柄部外的對外連接部,所述母座與所述對外連接部直接或間接連接;所述手柄部設有供所述攝像組件接入的攝像組件接入口;所述攝像組件接入并裝配于所述攝像組件接入口后能夠插接于所述母座,以利用所述母座與所述對外連接部傳輸電能和/或信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內窺鏡,尤其涉及一種硬性內窺鏡。
背景技術
近年來,內窺鏡及其手術器械大量的用于微創診斷與治療領域,隨著微創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內窺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內窺鏡所到達的部位不同進行分類:分為神經鏡、尿道膀胱鏡、電切鏡、腹腔鏡、關節10鏡、鼻竇鏡、喉鏡等。根據內窺鏡頭部彎曲情況,可分為軟性的可彎曲內窺鏡和硬性內窺鏡。內窺鏡結構可以是重復使用的。
醫療產品特別是與血液和黏膜組織接觸的相關產品對一次性使用的要求非常強烈;國內外,有很多在重復內窺鏡上套一層皮或套的設計。這種類似設計會有幾個問題:1、會增加內窺鏡外徑;2、拆裝復雜,且有有無菌交叉污染的風險;3、只在插入部套皮不能做到與手柄的無菌全隔離。4、在整體內窺鏡上套皮,會嚴重影響使用的操作;5、外皮照明反光會干擾成像;6、外皮會影響內窺鏡彎曲角度等等。
反復使用的內窺鏡與患者、醫療人員等的接觸,因而需對其進行滅菌消毒等處理,然而,由于內窺鏡較為復雜,其中的攝像頭、光源部件、醫療相關器械等等一般通過封裝膠水封裝起來,形成封裝結構。封裝膠水在濕熱滅菌多次后,易于造成其結構不再穩定的情況,從而導致封裝結構及內窺鏡結構的結構不再穩定,會出現內漏使得滅菌效果變不理想的情況。
針對于此,可將內窺鏡配置為重復使用,并將其接入一次性使用的結構,此時,內窺鏡后端需利用電線傳輸電能與信號,并在其后端連接滅菌護套。可見,內窺鏡雖然被隔離,但與之一起使用的電線并未完全被隔離,內窺鏡并未完全被包裹,依舊會帶來安全隱患,同時,也會帶來不便于操作的問題。
此外,還需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等病毒有嚴重的傳染性,且感染或待確診病例眾多,如果用一次性電子內窺鏡,成本是國家不能承受之重;使用反復使用內窺鏡,面對傳染性這么強的病毒安全性又得不到保證;在重復內窺鏡上套一層皮或套,設備昂貴數量少、準備時間長、使用不方便,嚴重影響就診且安全性也有隱患;因此,還是需要技術上有新的突破的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硬性內窺鏡,以解決有無菌部隔離的安全隱患,以及組裝中有多余的零部件不便于操作的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硬性內窺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性使用的鏡體結構與能夠重復使用的攝像組件,所述鏡體結構包括手柄部、鏡體插入部與線路連接部;所述鏡體插入部直接或間接連接于所述手柄部,所述線路連接部包括位于所述手柄部內的母座,以及位于所述手柄部外的對外連接部,所述母座與所述對外連接部直接或間接連接;
所述手柄部設有供所述攝像組件接入的攝像組件接入口;所述攝像組件接入并裝配于所述攝像組件接入口后能夠插接于所述母座,以利用所述母座與所述對外連接部傳輸電能和/或信號。
可選的,所述攝像組件包括攝像頭、傳導桿、把手、設于所述把手的公頭,以及第一電線;
所述傳導桿的一端連接所述把手,所述攝像頭設于所述傳導桿的另一端;所述第一電線穿設于所述傳導桿與所述把手,所述第一電線的一端直接或間接連接所述攝像頭,另一端直接或間接連接所述公頭;
在所述攝像組件接入并裝配于所述攝像組件接入口后,所述公頭插接于所述母座,所述傳導桿穿設于所述鏡體插入部。
可選的,所述把手包括把持頭與設于所述把持頭的彈性補償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安清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安清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42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