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承載式頂蓋骨架、頂蓋及使用該頂蓋的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143443.1 | 申請日: | 202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531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于寒濤;許志強;韓振海;牛蒙;陳龍;高紅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6 | 分類號: | B62D25/06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陳曉輝 |
| 地址: | 45006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承載 頂蓋 骨架 使用 車輛 | ||
本發明涉及車輛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了一種承載式頂蓋骨架、頂蓋及使用該頂蓋的車輛。承載式頂蓋骨架包括頂蓋邊梁;頂橫梁,連接在頂蓋邊梁之間;加強梁,連接在頂蓋邊梁之間,頂橫梁的兩端之間的部分高于加強梁并形成間隔;支撐柱,連接在加強梁與附近的頂橫梁之間。由于設置了所述加強梁,并且加強梁的兩端像頂橫梁一樣,與兩頂蓋邊梁連接,并且頂橫梁的兩端之間的部分高于加強梁,加強梁與附近的頂橫梁之間設置了所述支撐柱,可使頂橫梁、加強梁和頂蓋邊梁一起形成框架式的復層結構,較之于現有技術中的單層結構,能夠大大提高強度,從而解決了現有車輛頂蓋骨架承載能力差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了一種承載式頂蓋骨架、頂蓋及使用該頂蓋的車輛。
背景技術
在車輛領域中,由于受到整車布局的限制,往往需要在車頂安裝一些附件,因此當出現這種需求時,就不得不考慮車輛頂蓋的強度問題。
以客車為例,車頂長安裝的附件有空調、氣瓶和電池等。目前的城市客車的車頂蓋骨架的典型結構如公布號為CN102556180A、公布日為2012年7月11日的中國專利申請的說明書所公開的一樣,包括縱梁和橫梁,所述總量沿車身方向延伸,橫梁連接在兩縱梁之間采用矩形鋼管彎弧結構,使用時,主要依靠橫梁起到承重作用,受到橫梁自身強度的限制,目前承重不超過1.5T,相當于國內主流電池品牌210度的電池的重量,在電池能量密度無法實現巨大跨越的前提下,這對于純電動客車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勢必會給車輛的最大續駛里程、最大載客數等性能帶來不利影響,不能發揮城市雙層大型公交大載客量優勢;若強行增大電池數量,超出頂蓋骨架的承載能力,則在整車側傾時或者劇烈顛簸時,將很可能引起頂蓋骨架沿車寬方向、車高方向發生變形(塌陷),這種變形將很可能造成車內乘客及車輛周邊人員受到傷害;另外,頂蓋及側圍變形后,整車質量重心將發生改變,導致原有車輛操控性能與最新狀態不匹配,進而造成車輛側傾、剎車異常、方向控制異常等問題;頂蓋塌陷或者側圍立柱的斷裂等風險也將極大降低整車的可靠性。
另外,在專用車領域,如冷藏車頂部要放置壓縮機,房車、展示車、箱式貨車、物流車等均有在頂蓋放置重物的需求。當重物達到一定重量時,這些車輛的頂蓋結構同樣面臨著承載力不夠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承載式頂蓋骨架,以解決現有車輛頂蓋骨架承載能力差的問題,同時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使用上述頂蓋骨架的頂蓋及使用所述頂蓋的車輛,以解決目前的車輛由于頂蓋承載能力差而導致的性能受限的問題。
本發明的承載式頂蓋骨架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承載式頂蓋骨架,包括:
頂蓋邊梁;
頂橫梁,連接在頂蓋邊梁之間;
加強梁,連接在頂蓋邊梁之間,至少在頂蓋骨架的一部分區域設置了所述加強梁,頂橫梁的兩端之間的部分高于加強梁并形成間隔;
支撐柱,連接在加強梁與附近的頂橫梁之間。
有益效果:由于設置了所述加強梁,并且加強梁的兩端像頂橫梁一樣,與兩頂蓋邊梁連接,并且頂橫梁的兩端之間的部分高于加強梁,加強梁與附近的頂橫梁之間設置了所述支撐柱,可使頂橫梁、加強梁和頂蓋邊梁一起形成框架式的復層結構,較之于現有技術中的單層結構,能夠大大提高強度,從而解決了現有車輛頂蓋骨架承載能力差的問題。
更進一步地,所述頂橫梁通過支撐柱連接的加強梁位于該頂橫梁的正下方。將互相連接的頂橫梁和加強梁上、下對正設置時,可以便于支撐柱的安裝。
更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柱為豎直支撐柱。豎直支撐柱有著能更好承受壓力的優勢,且安裝方便。
更進一步地,所述頂橫梁上在部分承載區域處設有用于與承載物連接的連接縱條。連接縱條在起到連接承載物的作用的同時,還可以與頂橫梁和加強梁一起起到進一步增加強度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34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