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偏光膜及其制備方法與顯示面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42697.1 | 申請日: | 202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579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金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30 | 分類號: | G02B5/30;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呂姝娟 |
| 地址: | 518132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偏光 及其 制備 方法 顯示 面板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偏光膜及其制備方法與顯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將量子棒及柔性聚合物加入溶劑中,得到均勻的量子棒聚合物混合溶液;將量子棒聚合物混合溶液吸取至打印裝置中,使得所述量子棒聚合物混合溶液噴出并沉積到基底上,并立即升起打印裝置將沉積到基底上的量子棒聚合物混合溶液拉絲形成量子棒聚合物纖維,再沿第一方向移動打印裝置,將量子棒聚合物纖維拉伸形成量子棒聚合物長條纖維,最后降下所述打印裝置,將量子棒聚合物長條纖維放置于所述基底上;對量子棒聚合物長條纖維進行熱壓,以形成偏光膜。該方法可以獲得極高偏振度和均勻性的量子棒薄膜,可作為顯示面板的偏光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偏光膜及其制備方法與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技術由于具有顯示質量高、機身輕薄、功耗低、可視面積大、成本低等優勢,而被廣泛地應用在電視機、筆記本電腦、手機、監控器等多個領域。液晶顯示技術是利用背光源通過偏光片、液晶和彩膜等來顯示圖像的,其中自然光形式的背光源經過偏光片時有50-60%的能量損耗,造成極大的能源浪費,因此,開發能夠產生偏振光的發光元件,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液晶顯示器的透過率和可顯示亮度,因此背光源的亮度就可以降低,進而降低產品成本,提升產品品質及市場競爭力。
研究人員發現對于單獨的一個量子棒(Quantum Rod,QR)來說,其結構和介電的各向異性,使其具有光學各向異性,即沿著量子棒長軸方向的偏振光發射特性,因此量子棒是制備偏振光源很好的材料選擇。量子棒的偏振性與其長徑比息息相關,當其長徑比由1:1變成2:1時,其偏振度迅速由0變為0.75,隨后繼續增加其長徑比,但偏振度并沒有明顯變化。因此合理的設計和開發量子棒結構,對于獲得高偏振特性的量子棒器件具有重要意義。并且量子棒還具有量子點一樣的性質,如:半峰寬窄、發射峰可調、吸收截面大和發光效率高等,這些特性使得量子棒材料在低功耗、寬色域液晶顯示領域極具發展前景。
目前,已經有摩擦配向法、光配向法及電場取向法等方法實現量子棒的定向排列,但這些方法能夠獲得量子棒取向膜的尺寸較小或薄膜較薄,且不適用于工業生產,很難滿足實際使用需求。而拉伸法方便實現量子棒薄膜的大規模生產,但直接對薄膜進行拉伸則存在著薄膜邊緣偏振度高,中心偏振度等偏振度不均勻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偏光膜的制備方法,包括:
S01:將量子棒及柔性聚合物加入溶劑中,攪拌得到均勻分散的量子棒聚合物混合溶液;
S02:將所述量子棒聚合物混合溶液吸取至打印裝置中,通過控制所述打印裝置,使得所述量子棒聚合物混合溶液噴出并沉積到基底上,并立即升起所述打印裝置將所述沉積到基底上的量子棒聚合物混合溶液拉絲形成量子棒聚合物纖維,再沿第一方向移動所述打印裝置,將所述量子棒聚合物纖維拉伸形成量子棒聚合物長條纖維,最后降下所述打印裝置,將所述量子棒聚合物長條纖維放置于所述基底上;
S03:多次重復所述步驟S02,使得所述基底上形成多條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等距排布的所述量子棒聚合物長條纖維;以及
S04:對所述多條量子棒聚合物長條纖維進行熱壓,以形成偏光膜。
進一步地,所述量子棒及柔性聚合物的質量比為1:(15-90)。
進一步地,所述量子棒包括發光核與包覆于所述發光核外的保護殼層,所述發光核的材料選自ZnCdSe2,InP,Cd2SSe,CdSe,Cd2SeTe以及InAs中的至少一者,所述保護殼層的材料選自CdS,ZnSe,ZnCdS2,ZnS以及ZnO中的至少一者。
進一步地,所述柔性聚合物選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乙烯醇,聚對苯二甲酸類塑料以及環氧樹脂中的至少一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26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