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免充氣輪胎及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41964.3 | 申請日: | 2020-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08635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衛東;鄭博聞;何慶一;周申;張秋實;劉碩;鄧玉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朗道輪履技術有限公司;費曼科技(青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C7/14 | 分類號: | B60C7/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氣 輪胎 車輛 | ||
1.一種免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免充氣輪胎包括支撐架(10)、彈性支撐部件和柔性胎面(50);
所述支撐架(10)設置在所述彈性支撐部件的內側,并與所述彈性支撐部件固定連接,所述柔性胎面(50)覆蓋在所述彈性支撐部件的外周面;
所述彈性支撐部件包括多個所述彈性支撐組件,多個所述彈性支撐組件相互套接,相鄰兩個所述彈性支撐組件固定連接;
所述彈性支撐組件包括支撐圈和多個彈性支撐單元,多個所述彈性支撐單元與所述支撐圈固定連接,并設置在所述支撐圈的同一側;
當所述免充氣輪胎受到的外力小于或等于第一預設閾值時,最外層的所述彈性支撐組件彈性變形,當所述免充氣輪胎受到的外力大于于第一預設閾值時,至少兩個所述彈性支撐組件彈性變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彈性支撐單元環形陣列于所述支撐圈的一側,多個所述彈性支撐單元相對所述支撐圈均勻分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單元為螺旋彈簧、板簧、異型彈簧中的至少一者,或者至少兩者的結合,所述彈性支撐單元為金屬材質或者非金屬材質;
在所述彈性支撐單元為異型彈簧的情況下,所述異型彈簧相對所述免充氣輪胎軸向方向的截面呈“X”形、“Y”形或“V”形,所述異型彈簧包括支撐部和交匯部,所述支撐部設置有四個,并分別朝向不同方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在處于相對外層的所述彈性支撐組件中,相鄰兩個所述彈性支撐單元之間設置有輔助支撐結構(40),所述輔助支撐結構(40)為剛性支撐件,或者壓縮至預設值后形成剛性支撐的彈性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胎面(50)上設置有防滑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彈性支撐組件包括第一彈性支撐組件(20)和第二彈性支撐組件(30),所述第一彈性支撐組件(20)和所述第二彈性支撐組件(30)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性支撐組件(20)與所述支撐架(10)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彈性支撐組件(20)包括第一支撐圈(21)和多個第一彈性支撐單元(22),所述第二彈性支撐組件(30)包括第二支撐圈(31)和多個第二彈性支撐單元(32);
多個所述第一彈性支撐單元(22)的兩側分別與所述支撐架(10)和所述第一支撐圈(21)固定連接,多個所述第二彈性支撐單元(32)的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圈(21)和所述第二支撐圈(31)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免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性支撐單元(22)大于所述第二彈性支撐單元(32)的尺寸,所述第一彈性支撐單元(22)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彈性支撐單元(32)的數量,所述第一支撐圈(21)小于所述第二支撐圈(31)的直徑。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免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彈性支撐單元(32)之間設置有輔助支撐結構(40),所述輔助支撐結構(40)的固定連接與所述第一支撐圈(21),所述輔助支撐結構(40)向所述第二支撐圈(31)的方向延伸,并與所述第二支撐圈(31)間隔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充氣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免充氣輪胎沿轉軸的軸線方向設置有多個。
10.一種車輛,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免充氣輪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朗道輪履技術有限公司;費曼科技(青島)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朗道輪履技術有限公司;費曼科技(青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196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款冬花的采收方法
- 下一篇:一種除硫塔的進口混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