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高濾速的IV類提標改造脫氮除磷裝置及其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140299.6 | 申請日: | 2020-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1705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19 |
| 發明(設計)人: | 華敏;華勁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綠衡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經***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高 iv 類提標 改造 裝置 及其 處理 工藝 | ||
1.一種超高濾速的IV類水提標改造脫氮除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是由內進水孔板格柵、超高濾速脫氮生物濾池、超高濾速重介質加載高效絮凝澄清池、清水池依次串聯組成;所述清水池通過反沖水系統和超高濾速脫氮生物濾池相連接,所述的超高濾速脫氮生物濾池設有有機碳源加藥系統;所述重介質加載高效絮凝澄清池包括重介質投加系統、混凝劑投加系統、絮凝劑投加系統、混合單元、絮凝單元、澄清單元、重介質污泥回流系統、剩余污泥排放系統、重介質回收系統;所述的混合單元設有混合攪拌系統;所述的絮凝單元設有導流筒、絮凝攪拌系統;所述的澄清單元設有泥斗、刮泥機、污泥濃縮區、斜管、澄清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濾速的IV類水提標改造脫氮除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進水孔板格柵的孔徑不大于1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濾速的IV類水提標改造脫氮除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種超高濾速的IV類水提標改造脫氮除磷裝置從下往上依次由配水區、承托層、高效濾料反應層、清水區、出水渠構成,所述配水區內安裝有高過水均布防堵塞濾頭和濾板,其上為承托層和高效濾料反應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濾速的IV類水提標改造脫氮除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高濾速重介質加載高效絮凝澄清池為磁混凝沉淀池或砂加載高效沉淀池。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濾速的IV類水提標改造脫氮除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回流系統分別與澄清單元下部泥斗與絮凝單元的導流筒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濾速的IV類水提標改造脫氮除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介質投加系統為磁種投加系統或砂種投加系統。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濾速的IV類水提標改造脫氮除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介質回收系統對應為磁種回收系統或砂種回收系統。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濾速的IV類水提標改造脫氮除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濾速脫氮生物濾池的高效濾料層厚度為1.5~2.5m,高效濾料直徑為3~10m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高濾速的IV類水提標改造脫氮除磷裝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碳源加藥系統投加的藥劑優選為甲醇、乙酸鈉。
10.一種采用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一種超高濾速的IV類水提標改造脫氮除磷裝置裝置的污水處理工藝,其處理步驟主要包括是:
(1)去除纖維狀雜物:二級生化出水首先經過內進水孔板格柵截留所有的纖維狀物質、雜質,以防止纖維狀物質造成后續的超高濾速脫氮生物濾池底部的長柄濾頭發生堵塞,處理后出水進入超高濾速脫氮生物濾池;
(2)深度脫氮:超高濾速脫氮生物濾池內高效濾料表面生長有大量的專性反硝化硝化生物膜,專性反硝化硝化生物膜利用有機物作為反硝化碳源,進行深度反硝化,超高濾速脫氮生物濾池的濾速為12~35m/h,濾速高于國內設計標準(曝氣生物濾池工程技術規程CECS2652009),利用水流的切割作用,使反硝化硝化生物膜一直處于較薄的高效活性生物膜,同時利用高速同向水流將包裹在高效濾料表面的反硝化氣泡快速帶出生物濾料層,保證高效生物濾料層的反硝化負荷遠優于常規濾速的濾池處理負荷;高濾速的快速沖刷作用于高過水均布防堵塞濾頭縫隙,防止濾頭生長生物膜堵塞濾頭;同時利于較低高度的高效濾料層和高濾速沖刷的條件,使截留的部分懸浮物穿透高效濾料層(出水SS=10~20mg/L),且防止過多懸浮物堵塞濾料層,超高濾速脫氮生物濾池的處理負荷為常規濾速的反硝化濾池處理負荷2~4倍,反沖洗周期為12~16h,采用“降水位+氣水聯合法”進行反沖洗,經超高濾速脫氮生物濾池處理后的出水自流進入超高濾速重介質加載高效絮凝澄清池;
(3)深度除磷和去除懸浮物:超高濾速脫氮生物濾池經過超高濾速重介質加載高效絮凝澄清池去除懸浮物(SS<5mg/L)、TP(TP<0.3mg/L);超高濾速脫氮生物濾池出水在混合單元內進行混合反應,在絮凝單元內與污泥回流的重介質污泥發生絮凝反應,在澄清單元實現泥水分離,表面負荷15~40m/h,優于普通混凝沉淀池的表面負荷1.0~1.5m/h,澄清出水再經常規消毒后作為達標排放出水;沉淀的重介質污泥通過重介質污泥回流系統進行部分回流,污泥回流比1.5~6%;部分沉淀的重介質污泥經剩余污泥排放系統和重介質回收系統將重介質與污泥進行剝離后,回收的重介質進入混合單元,剝離后的污泥作為剩余污泥外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綠衡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綠衡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14029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鋁模板摩擦焊接設備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種可控溫自動去灰艾灸機器人





